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竹县

新竹县

清光绪元年 (1875) 改淡水厅置,属台北府。治所即今台湾新竹市。光绪二十一年 (1895)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新竹市。新竹原名竹堑,由高山族社名音译而来。设县时取竹堑之 “竹”,前面加一 “” 字,取名新竹。


在台湾省本岛西北部,西临台湾海峡。面积1528.8平方千米。人口46.2万,其中高山族约1万多。辖1市、3镇、10乡。县治竹北市。原名竹堑,由高山族社名音译而来。清时,福建泉州人入垦。雍正九年(1731年)淡水厅自淡水港(在今台北县)迁此,光绪元年(1875年)改置新竹县。地处头前溪和凤山溪下游冲积平原南侧。三面环山,东南部丘陵起伏,西北部渐成平原。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甘薯、玉米、茶叶、花生、柑橘为主。沿海有养殖渔业。养牛业颇盛。工业有机械、食品、造纸、水泥和化学等。矽砂产量冠全省。还盛产煤炭。蓪草纸制作闻名。纵贯铁路、高速公路和15号、1号、3号省道经此。名胜古迹有义民庙、帽盒山蝙蝠洞、鸳鸯谷瀑布群、飞凤山等。


猜你喜欢

  • 南岸江

    即今广西钦州市东南钦江。《明史·地理志》 灵山县: “北有洪崖山,洪崖江出焉,经县东,与罗阳山水合,为南岸江,南流为钦江。”

  • 蔡里宗

    又称蔡宗。治所即今西藏拉萨市东蔡公堂。

  • 阿所拉场

    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健康镇。清属盐源县,嘉庆二十二年(1817)置巡司于此。宣统元年(1909)改置盐边厅。即今四川省盐边县。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置巡检司于此。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盐边厅。

  • 白霞

    在今广西钟山县西南四十里白霞村。《宋史·南汉刘氏世家》:北宋开宝三年(970)潘美等率师南征,“八月,师次白霞,鋹贺州刺史陈守忠告急于鋹”。即此。在今湖南省江永县南。《续资治通鉴》:北宋开宝三年(97

  • 名配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北岚安乡一带。北宋属雅州。后废。

  • 回跋城

    辽建,在今吉林辉南县东北之辉发城镇附近。《辽史·康默记传》:“已下城邑多叛,默记与阿古只平之。既破回跋城,归营太祖陵。”在今吉林省辉南县东北辉发城屯。

  • 蓑衣渡

    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十五里湘江边。清王定安 《湘军记》 卷1: 咸丰二年 (1852),江忠源进攻太平军,“急渡蓑衣渡……鏖战两昼夜……南王冯云山中炮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东北、湘江边。清咸丰二

  • 使犬部

    清代对所属黑龙江下游,西起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东北,东达黑龙江口海岸及库页岛等地居住的黑斤 (今赫哲族) 等使犬部落的称呼。各部从事渔猎,冬日使犬拉雪撬,故名。《清朝文献通考》 卷271: “自宁古塔东七

  • 勐 (猛) 半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腊县北五十八里勐伴镇。清雍正十三年 (1735) 设勐伴土便委。后亦称勐帕。傣语 “勐” 为地方,“半” 为巨人脚印,意即有巨人脚印的地方。

  • 俱振提

    即俱战提。唐安西都护府属地。在今塔吉克斯坦列宁纳巴德州 (苦盏) 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