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溪
在今贵州江口县西。《方舆纪要》 卷122铜仁府提溪司: 提溪在 “司西五里。源出滥泥山,引流而东,入于铜仁大江中。产砂金”。
在今贵州江口县西。《方舆纪要》 卷122铜仁府提溪司: 提溪在 “司西五里。源出滥泥山,引流而东,入于铜仁大江中。产砂金”。
即今云南剑川县西南弥沙镇。明洪武中置土巡检司于此。《清一统志 ·丽江府》: 弥沙井 “在剑川州西南一百五十里。有盐课大使驻此”。
明置,属剑州。在今四川广元市南嘉陵江东岸虎跳镇。《方舆纪要》 卷68剑州 “紫石驿” 条:“州东八十里有虎跳水驿。”
东汉析东缗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嘉祥县南四十里阿城埠。以县西北金乡山得名。西晋属高平国。南朝宋属高平郡。北魏移治东缗县城(今金乡县)。隋属济阴郡。唐属兖州。五代属济州。元属济宁路。明属兖州府。清
在今西藏尼木县西。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尼木宗。“尼木”藏语意为麦穗顶端。1960年与孟嘎宗、麻江宗合并设尼木县,驻塔荣。
战国秦孝公置,治所在今陕西扶风县北二十里法门镇。秦属内史。西汉属右扶风。以在美水之阳得名。晋属扶风郡。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迁治古斄城 (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杨陵区永安村),为武功郡治。北周天和四年
在今四川南溪县北。《元丰九域志》 卷7:南溪县 “登北一盐井”。
即今湖北恩施市东北八十八里崔坝镇。清置巡司于此。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清一统志·江宁府一》“新河”条引《(江南)通志》谓:“下新河自三山桥,历石城、定淮诸门, 由草鞋夹以达于江。”
一名横山,又名一担山。在今辽宁辽阳县东。清《满洲源流考》卷14引《元一统志》:“华表山,俗呼为横山,因丁令威化鹤得名。”《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华表山“在司东六十里”。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西北祝融峰上。旧为光天观,隋大业中始易为寺。《方舆胜览》卷23潭州:上封寺“在祝融之绝顶。早秋已冰,夏亦夹衣。木之高大者不过七八尺,谓之矮松。上有雷池,题咏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