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夷关
明万历中置,属平武县。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北。
明万历中置,属平武县。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北。
元代对今西藏阿里地区的译称。又作纳里速古儿孙。《元史·百官志三》 载:元宣政院依西藏地理建制,分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纳里速即阿里,古鲁孙意为三部。今阿里及克什米尔东部当时为三位领主所辖,即
①即今河北泊头市。《方舆纪要》 卷13交河县: 泊头镇在 “县 (治今泊头市西南交河镇) 东五十里,卫河西岸。商贾凑集,筑城于此,管河别驾驻焉。有泊头镇巡司,并置新桥驿,俗名泊头驿”。1953年改设泊
在今河南汝南县南。民国 《汝南县志》卷1大事纪: 咸丰十年 (1860) 八月,“官军与匪(按: 指刘玉渊、雷彦领导的捻军) 战于野猪冈,失利”。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南。清咸丰十年(1860年)刘玉渊、雷
即今湖北云梦县北十六里义堂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云梦县北有义堂镇铺。
即石窟寺。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二里武周山上。上有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造像。其山最高处曰云冈,故称云冈石窟。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山西省大同市西16千米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千米
①西汉置,为乐浪郡治。治所在今朝鲜平壤市西南大同江南岸土城洞; 一说在今平壤市。西晋建兴元年 (313) 侨治棘城 (今辽宁义县西南)。北魏延和元年 (432) 徙治肥如 (今河北迁安县东北)。后废。
东魏改北新安郡置,属谯州。治所在蒙县(今安徽利辛县东北三十二里旧城)。辖境相当今安徽利辛县地。北齐废为蒙县,后又置郡。隋开皇初废。南朝梁武帝置,治蒙县(今安徽蒙城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安徽省蒙城县一带。
在今江苏南京市。《资治通鉴》: 隋开皇九年 (589),围建康,陈后主命 “忠武将军孔范屯宝田寺”。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陈后主叔宝命忠武将军孔范屯军于此。
即今甘肃东部之环江。源出环县西北青冈峡,东南流至庆阳县西与东河会,其下流称马莲河,南注于泾水。《明一统志》 卷36庆阳府: 环江 “源出环县北七十里,亦名环河。流经县城西,委曲环抱,石桥交跨,小巷分流
①西汉高帝改泗水郡置,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淮北市西北相山区)。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五河、泗县以西,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苏沛、丰等县地。东汉改为沛国。三国魏移治沛县(今江苏沛县)。西晋还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