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房县

房县

①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盘山县东南古城子乡附近。东汉属辽东属国。东汉末废。《水经·大辽水》: 大辽水 “东南入塞,过辽东襄平县西。又东南过房县西”。即此。

②明洪武十年 (1377) 改房州置,属襄阳府。治所即今湖北房县。成化十二年 (1476) 改属郧阳府。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盘山县西。属辽东郡。东汉后废。(2)今县名。在湖北省南部。属十堰市。面积 5110 平方千米。人口49.5万。辖7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而得名。春秋称防渚,秦置房陵县,属汉中郡。东汉末为房陵郡治。三国魏为新城郡治。南朝梁末为岐州治。北周改房陵县为光迁县,改新城郡为光迁郡,又为迁州治。隋大业二年(606年)为房陵郡治。唐贞观十年(636年)改光迁县为房陵县,为房州治。天宝初改为房陵郡,乾元元年复为房州。明洪武八年(1375年)降房州为房县,属襄阳府。成化十二年(1476年)属郧阳府。1914年属襄阳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陕西省两郧专区。1950年属湖北省郧阳专区,1952年属襄阳专区,1965年复属郧阳专区。1970年属郧阳地区,1994年属十堰市。地处鄂西北山地,四周高山环绕,略成盆地。北部属武当山,南部属大巴山,主要河流为堵河、马栏河。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产小麦、玉米、芝麻。并产油桐、油茶、漆树等,黑木耳有名。矿产有磷、石煤、铜、铁、铅、锌、重晶石、水晶石等矿。有机械、电力、制药、棉织、化工、食品、建材、木材加工等厂。烙花筷、黄酒为地方名产。209、316国道在城关相交。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温泉寺、黑龙洞、挂榜岩、七里河遗址、房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猜你喜欢

  • 飞仙岭

    一名威风山。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四十里。清乾隆《广元县志》:飞仙岭“三面环江,峭壁千仞。上有观名飞仙观,一面与前山相接,其间起一阁,名飞仙阁。为径行大路,亦栈道中之险要”。

  • 吴江县

    五代吴越天宝二年(909)置,属苏州。治所即今江苏吴江市。宋属平江府。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降为县,属苏州府。民国初属江苏苏常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92年改设吴

  • 浦信铁路

    自今江苏南京市对岸之浦口至河南信阳。原拟从津浦线之乌衣镇,横穿安徽中部,经庐州府 (今合肥)、六安、正阳关、霍丘,入河南境后经固始、光州 (今潢川)、罗山,至京汉线之信阳 (今信阳市)。长约525公里

  • 栖鸡坪

    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方舆纪要》 卷72峨眉县 “土地关” 条下: “永宁墩八里乃至栖鸡坪,今筑平彝堡处,城池、候馆咸备。”

  • 天河山

    在今湖南麻阳县东。《清一统志·沅州府》:天河山“在麻阳县东八十里。下汊中有天井出泉”。

  • 北溜国

    故址在今马尔代夫之马累。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北溜,地势居下,千屿万岛。舶往西洋,过僧伽刺傍,潮流迅急,更值风逆,辄漂此国。候次年夏东南风,舶仍上溜之北。”公元13世纪前期,郑和下西洋时曾经此。史籍

  • 毗桥河

    即今四川新都县南八里毗河。东流至金堂县注入沱江。《元丰九域志》 卷7: 新都县有毗桥水。《方舆纪要》 卷67新都县: 毗桥河在 “县南八里。出灌县,下流入金堂河。或云湔水之支流也。《旧志》:怀安军有中

  • 废黄河

    又称淤黄河。从河南省兰考县北铜瓦厢向东,经江苏省徐州、铜山、睢宁、宿迁、泗阳、淮阴、涟水等市县,在滨海县东北入黄海。原为1194年黄河夺淮入海河道。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自铜瓦厢决口北徙复至山东

  • 乾溪 (谿) 镇

    唐置,属大邑县。在今四川崇州市西南二十里乾溪河东。一说今大邑县东。《资治通鉴》: 唐中和二年 (882),杨行迁讨邛州阡能,“大战于乾谿,官军大败”。即此。

  • 严州

    ①北周天和三年(568)于嶲城置,治所在越嶲县(今四川西昌市)。《寰宇记》卷80嶲州:严州“取其严敬为称”。五年(570)改为西宁州。寻复为严州。隋开皇六年(586)复改为西宁州。②唐武德四年(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