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德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振州置,治所在宁远县(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南岛西南部地。乾元元年(758)复改振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以振州改置,治宁远县(今海南三亚市崖城镇)。辖境同振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振州。
唐天宝元年(742)改振州置,治所在宁远县(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南岛西南部地。乾元元年(758)复改振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以振州改置,治宁远县(今海南三亚市崖城镇)。辖境同振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振州。
秦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吉县东北二十一里。三国魏属平阳郡。北魏神䴥元年(428)废入禽昌县。古县名。秦以北屈邑置,治今山西省吉县东北。属河东郡。《资治通鉴》:西晋建兴元年(313年)
①南朝陈置,治武陵郡(今湖南沅陵县南)。寻废。②唐天授二年(691)改巫州置,治所在龙标县(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辖境相当今湖南怀化、洪江二市及黔阳、会同、芷江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
东晋明帝时侨置于晋陵郡界内。治所在今江苏武进县西。隋废。
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北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兖州府一》:小沂河“有二源:一出县东北太白山之东,一出县东北樵山之西,俱至县东北合为沂河,入沂州府界。盖即沂州大阜之上源也”。
即今福建石狮市北蚶江镇。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 置泉州府通判于此。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 建,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后废。
北宋置,属江安县。在今四川泸州市东南长江南岸蓝田坝。
在今江西弋阳县东。《寰宇记》卷107信州弋阳县:弋溪水“源出上饶县灵山,西南从当县太平乡过。在县东二十里水口有大石面如镌成弋字”,故名。《清一统志·广信府一》:弋溪“在弋阳县东二十里。源出上饶县灵山,
即今四川剑阁县北剑门镇。《清一统志·保宁府》: 剑门驿 “在剑州东北六十里。本朝乾隆二十七年置驿丞”。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即保塞砦。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北宋崇宁三年(1104)改为保塞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