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允缅寺

广允缅寺

又称学堂缅寺。在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城内。傣语“广”为山包, “允”为城,意即城里山包上的缅寺(缅寺即佛寺)。建于清道光初。现仅存大殿及二门。大殿由一围廊式三重檐歇山顶殿堂与四方型五重檐亭阁组成,建筑风格新颖,是傣族和汉族寺院结合的典型。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广允寺,俗称学堂缅寺。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城勐懂街北。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主殿由一座围廊式三重檐歇山顶殿堂与一座五重檐亭阁组合而成。面阔14.8米,进深24.4米,殿堂门窗作透雕装饰,梁枋门柱遍饰刻版漏印的“金水”图案,均为傣族传统工艺。大殿内并列金柱6根,门庭前柱上倒悬二条木雕巨龙,气势雄壮。殿内墙面有壁画10幅,共48平方米,绘佛传故事及风俗建筑,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西硙口

    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北。《清一统志·绛州》;西硙口“在河津县北三十五里,入平阳府乡宁县路。有镇硙堡、永安堡”。

  • 方源山

    在今安徽休宁县南,东南接浙江淳安县界。宋淳熙《新安志》卷4休宁县《山阜》:方源山“在县南百十八里。高二百五十仞。周三十里。本名黄土山,唐天宝六年改”。

  • 江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江州置,治所在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瑞昌、彭泽、湖口、德安等市县地。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改置九江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江州为路,治德

  • 阆苑

    在今四川阆中市西故城内。《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阆苑 “唐时鲁王灵夔、滕王元婴以衙宇卑陋,遂修饰宏大之,拟于宫苑,由是谓之隆苑。其后以明皇讳隆基,改谓之阆苑”。

  • 新伊吾

    即今新疆哈密市。《隋书·薛世雄传》:大业四年 (608),“以世雄为玉门道行军大将,与突厥启民可汗连兵击伊吾。……伊吾初谓隋军不能至,皆不设备。及闻世雄兵已度碛,大惧,请降,诣军门上牛酒。世雄遂于汉旧

  • 弥浑戍

    北周建德二年 (573) 置,在今陕西榆林市西海流兔河东岸。《元和志》 卷4德静县: “周武帝于此置弥浑戍,南有弥浑水,因名。” 隋开皇三年(583) 改为德静镇。北周置,治今陕西省榆林市西。隋改德静

  • 沿河祐溪长官司

    明洪武七年 (1374) 改沿河祐溪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永乐十二年 (1414) 属思南府。清废。

  • 长空滩

    在今福建清流县东。《方舆纪要》卷98清流县:“长空滩在县东。怪石纵横,中有大黄石,尖耸险峭。谚云,黄石蒙头,十舵九愁。下有长空潭,水色澄澈。”

  • 下牢戍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峡州:“本治下牢戍。”即此。

  • 通肯河

    在今黑龙江省青冈县东。源出小兴安岭,南流入呼兰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呼伦河” 条下: “通肯河,在 (齐齐哈尔) 城东四百五十里,东南流入呼伦河。”呼兰河支流。在黑龙江省中部。源出小兴安岭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