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巴丘县

巴丘县

三国吴分新淦、石阳两县置,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峡江县西南巴邱镇北里许。《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建安中,孙策“还定豫章、庐陵,留(周瑜)镇巴丘”,即此。隋开皇中废入新淦县。


古县名。三国吴分新淦、石阳二县置,治今江西省峡江县。属庐陵郡。隋开皇中废入新淦县。


猜你喜欢

  • 北河庄

    即今河北宁晋县西南十五里北河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宁晋县图:西南有北河庄。

  • 湓城

    即湓口城。在今江西九江市区,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得名。隋置湓城县。即“湓口城”。

  • 冻州

    北宋置羁縻州,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下冻镇。元分为上、下冻二州,后又合为上下冻州。宋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西北下冻。元初分置为上冻、下冻两州,后又合为冻州。

  • 李千城

    在今安徽泗洪县南。《寰宇记》卷16泗州:“李千城即后魏戍也,在徐城县西北三十里。后魏熙平元年李千于此城置戍,因名。”在今江苏省泗洪县南。北魏熙平元年(516年)李千于此筑城置戍,故名。

  • 画中

    即画邑。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后汉书·耿弇列传》:“弇进军画中,居二城之间。” 李贤注: “画中,邑名也。……故城在今西安城东南。有澅水,因名焉。”

  • 龙安府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改龙州宣抚司置,属四川布政使司。治所在盘龙坝(今四川平武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四川卷下:龙安府“取龙州安辑之义也”。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青川二县及江油市、北川县部分地。1

  • 女直水达达路

    简称水达达路。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前后分开元路置,属辽阳行省。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兴凯湖以东,包括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东岸地区。元派军士在此屯田,设置屯田总管府。简称水达达路

  • 高要县

    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即今广东肇庆市。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东卷: “有高要山,一名高要峡。” 县以此名。南朝宋改属南海郡。梁为高要郡治。隋平陈废郡,改为端州治。大业初为信安郡治。唐复为端州治。北

  • 枋山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枋山乡。据钟桂兰等纂 《屏东县志》 说: “枋山二字土音即枋山,传系古代枋山村附近崩山次头山突告崩裂,因而得名。以崩山字义不雅,改称枋山。” 日本占领期间设枋山庄。1945年抗日战

  • 角山

    ①在今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北十里。《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角山“在临榆县北六里。有前后二山,相去二十里。其脉自居庸、古北、喜峰诸山而东,延亘千里,至此耸峙如角,长城枕其上,为蓟、辽二镇边界。山口有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