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小江

小江

①在今广东澄海市北。宋置小江巡司于此。

②在今广西上思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10上思州:小江“在州东南。即源出峨利江之右江也。流经州境,入宣化县界”。

③在今广西浦北县东。源出浦北县北,南流为浦北县与博白县界水,至马口注入南流江(西门江)。《清史稿·地理志》 合浦县:“廉江在北,一名西门江。自广西博白入,迤西流,右纳小江水。”

④在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北。清设把总驻防。

⑤即今四川云阳县西双江镇。明嘉靖《云阳县志》卷下:“小江渡去县五十里巴阳驿。”民国《云阳县志》卷5:彭溪“南入于江,今曰小江口,古之彭口也。去县西七十五里”。

⑥古名彭溪。又名开江。在今四川开县、云阳县境,为长江支流。《方舆纪要》卷69云阳县:小江“在县西六十里。源出新宁县界,流经开县,合清江入县境,又西南注于大江。亦谓之开江,对大江而言,谓之小江”。上源为开县东之东河(清江水)和南河(临江),在开县城南汇合南流,纳普里河(垫江),东南于小江口注入长江。


金沙江支流。在云南省东北部。因东川一带称金沙江为大江,相对称此江为小江。源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中部清水海,名响水河、功山河;向北流至昆明市东川区境名大白河、小江;至巧家县南部汇入金沙江。长140千米,流域面积3086平方千米。大部分河段成峡谷,沿江泥石流沟发育。支流有晓光河、乌龙河等。


猜你喜欢

  • 苦先城

    即苦叉。今新疆库车县。《元史·耶律希亮传》: 中统年间,耶律希亮 “由苦先城至哈喇火州”。

  • 登贤县

    1934年3月中央革命根据地以信康县改名,驻畚岭 (今江西于都县西南畚岭)。为纪念罗登贤烈士而命名。后迁小溪 (今江西于都县东南小溪)等地。1935年3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赣南省设。1934年由信康

  •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治所在建昌卫(今四川西昌市)。《明史·四川土司传》:“北至大渡,南至金沙江,东抵乌蒙,西讫盐井。”辖境今四川大渡河以南,金沙江以北,大凉山以西,锦屏山以东地区。后废。明洪

  • 白洑镇

    亦作白伏巡。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寰宇记》卷146潜江县:“唐大中十一年以人户输纳不便,置征科巡院于白洑。”即此。北宋乾德三年(965)置潜江县于此。

  • 三纳拉巴

    一作三巴。即今西藏比如县东南白嘎区那如乡驻地色那贡巴。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5载:“三纳拉巴族,属下五十户,东至达隆宗(边坝),南至俄喀,西至拉哩(嘉黎),北至加树边噶尔。”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

  • 罗辩县

    唐贞元中改陆川县置,属禺州。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六靖镇。北宋开宝五年 (972)废。古县名。唐贞元中改陆川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南陆靖。属禺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入北流县。

  • 钳川郡

    西魏废帝二年 (553) 置,属邓州。治所在钳川县 (今四川南坪县西北一百三十里)。《元和志》 卷22钳川县: “因山为名。” 隋废。

  • 雷池

    古雷水自今湖北黄梅县界东流,经今安徽宿松县流入望江县东南,积而为池,称为雷池。又东南流由雷池口入江。《晋书·庾亮传》: 苏竣叛乱时,庾亮 《报温峤书》 曰: “吾忧西垂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 路赕

    唐南诏置,属云南节度。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六十六里广通镇。南诏后期属弄栋节度。宋大理属威楚府。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广通县。南诏置,治今云南省禄丰县西北敦仁(广通镇),属弄栋节度。大理属威楚府

  • ①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十八里郜鼎集。春秋以前为宋国所灭。古城有二: 一名北郜城,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十八里郜鼎集。即古郜国。《春秋》: 隐公十年 (前713),“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