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安镇
北宋置,属西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西五十里五龙场。
在江苏省东台市南部。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富安,人口9000。五代南唐为海陵监虎墩盐场,一名虎墩。宋改名富安,寓“富裕安业”之意。1912年后场废。1929年建镇(自然镇)改今名。1949年设富安镇,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复置镇。主产稻、小麦、棉花、蚕茧等。栽桑养蚕业发达。有茧丝绸系列企业及皮鞋、纸品、化工、塑料制品、机械、酱品等厂。新长铁路、204国道经此。
北宋置,属西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西五十里五龙场。
在江苏省东台市南部。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富安,人口9000。五代南唐为海陵监虎墩盐场,一名虎墩。宋改名富安,寓“富裕安业”之意。1912年后场废。1929年建镇(自然镇)改今名。1949年设富安镇,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复置镇。主产稻、小麦、棉花、蚕茧等。栽桑养蚕业发达。有茧丝绸系列企业及皮鞋、纸品、化工、塑料制品、机械、酱品等厂。新长铁路、204国道经此。
即今云南牟定县治。唐蒙氏时,遣爨蛮酋居之,筑城曰耐笼。
①亦名飞仙关、漏阁。在今四川芦山县西南五十里飞仙关镇。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4芦山县:“《志》云:芦山南十里三江渡,通天全六番,下注多功峡,入雅之平羌江。多功河上飞仙阁,为木栈道,即古漏阁也。”②
①即瑯邪县。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②即琅邪县。在今广西宾阳县北十里新宾镇。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西安县置,属驩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西北香山附近。大业初属日南郡。后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为源州治。贞观后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西安县改名,治今越南河静
①春秋晋平陵邑,赵为大陵。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南十里大陵村。《史记·赵世家》:赵肃侯十六年(前334),“肃侯游大陵, 出于鹿门”。赵武灵王十六年(前310),“王游大陵”。均此。西汉时置大陵县。②春秋郑
五代南唐交泰二年 (959) 升洪州置,建为南都。治所在南昌县 (今江西南昌市)。宋初改洪州,后升隆兴府。元改为龙兴路。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 朱元璋改为洪都府,至正二十三年 (1363)复改为南
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枫亭镇。明置巡司于此。
一作胡阳县。秦置,西汉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唐河县南六十六里湖阳镇。西晋废。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498) 复置,为西淮安郡治。北周为升平郡治。隋开皇初为湖州治。大业初属舂陵郡。唐属唐州。金贞祐元年 (
即赛音诺颜部右翼前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赛汗西北,哈努依河东岸。
又为珍珠泉。在今江苏镇江市南郊招隐山西。其泉圆溅,若贯珠然。梁昭明所开,唐李迪构亭于上。宋苏轼 《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归呈景纯》 诗:“岩头匹练兼天净,泉底真珠溅客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