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宝顶山摩崖造像

宝顶山摩崖造像

在今四川大足县城东北三十里宝顶山。摩崖石刻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募化主造,自南宋淳熙六年 (1179) 至淳祐九年 (1249),历时七十余年。石刻共十三处,造像数以万计。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为最大。巨型雕刻三十余幅,最著者有六道轮回、华岩三圣像、千手观音像、释迦涅槃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无量寿佛经变像、地狱变像等。对研究宋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重庆市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宝顶山。大足石刻的组成部分。山上多佛像石刻,佛徒朝山进香,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说。石刻创始人为宋蜀中名僧赵智凤(奉行唐柳本尊密教)。始建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至淳祐九年(1249年),历70余年始成。石刻共13处,造像数盈万。以大佛湾和小佛湾规模为最大。大佛湾为幽深的马蹄形山湾,长500米,岩高约15~30米。雕刻分布在东、南、北三面,相传赵智凤先以小佛湾为蓝图,后在此雕造。巨型雕刻30余幅,最著者有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释迦涅槃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经变、毗卢道场、父母恩重经变像、大方便佛报恩经变像、观无量寿佛经变像等。以宋代雕刻最有特色,保存完整,趣味性和故事性强。造像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在艺术上也有重大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宝顶山摩崖造像


猜你喜欢

  • 瑞安州

    元元贞元年 (1295) 改瑞安县置,属温州路。治所即今浙江瑞安市。明洪武二年 (1369) 复名瑞安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瑞安县置,治今浙江省瑞安市。属温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

  • 清化州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清化府。治所在俄乐县 (今越南清化省寿春县一带。一说即今峨山县)。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省寿春、玉乐县地。宣德二年(1427) 以后入安南。

  • 平羌站

    元置,在今四川乐山市北四十里。明改置平羌驿。《方舆纪要》卷72嘉定州“凌云驿”条下:“州北四十里有平羌水驿,即故平羌县,皆大江所经也。”

  • 周山

    ①一名小亭山。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水经·洛水注》: “枝渎又东径周山,上有周灵王冢。” 《寰宇记》 卷3: “周山,今在苑中,当县之西。《皇览》 云,‘河南城下有周山,一名小亭山’”。②在今广东乐昌

  • 巨桥仓

    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史记·殷本纪》:帝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集解》:服虔曰:“巨桥,仓名。许慎曰巨鹿水之大桥也,有漕粟也。”《水经·浊漳水注》:“衡漳又北径巨桥邸阁西。旧有大梁横

  • 道章山

    在今湖南平江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77平江县: 道章山 “四峰高耸,秀出群山,周围磊山如城,人多避盗于此”。

  • 上方寺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盘山嶕峣峰东。唐太和二年(828)道宗大师建。清道光《蓟州志》卷2:“道宗俗姓田,千牛将军宾庭之后,元和九年,于燕庭金阁寺受戒,闻盘山宝积大师往诣参承,太和二年届盘顶居焉。”②即开宝

  • 大共水

    在今安徽祁门县东,阊江上游。宋淳熙《新安志》卷4祁门县《水源》:大共水“出大共山。南流八十里,溉田五顷三十亩。西南流百二十里入浮梁界”。《清一统志·徽州府一》:大共水“在祁门县东。源出大共山,南流合武

  • 白土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十八里。《资治通鉴》:南朝宋大明三年(459),竟陵王诞在广陵(今扬州市西北蜀冈上)举兵反,命南兖州刺史沈庆之讨之,“上虑诞奔魏,使庆之断其走路,庆之移营白土,去城十八里”, 即此。

  • 龙泉河镇

    即今黑龙江省巴彦县东北三十五里龙泉镇。民国《呼兰县志》卷1:巴彦州东北,“龙泉河屯(距州)二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