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西周初封国。姬姓。据1954年在今江苏丹徒县东烟墩山出土的 《宜侯矢簋》,疑在今江苏丹徒及其附近地区。后为吴所灭。或说应在今河南宜阳县西。


(1)古国名。西周初封国。姬姓。其地主要有二说:一说因其遗物《宜侯夨簋》1954年出土于江苏省丹徒县(今镇江市丹徒区)烟墩山,故以为宜由虞改封,虞即吴宜可能就在今丹徒或其附近地区。一说以为周初淮河流域为戎夷所居,周不可能在丹徒一带建封国。丹徒出土铜器系后人带去。据铭文,王先省览武王、成王伐商图与东国图,而后到宜设㡴行改封夨于宜典礼,故宜必在东国交通大道上。战国宜阳位于其地,又去郑(今陕西华县东)与虞(今山西平陆县北)不远,宜应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2)湖北省宜昌市的简称。


猜你喜欢

  • 仓水

    即今河南淇县之沦河。《水经·清水注》:“清水又东与仓水合,水出西北方山西仓谷,谷有仓玉珉石,故名焉。其水东南流潜行地下,又东南复出,俗谓之雹水。东南历坶野。……又东南入于清水。”

  • 万胜堆

    又名龟胜山。在今四川德阳市北二十里。《新唐书·高崇文传》:元和元年(806)攻刘辟,大战鹿头山,“明日,战万胜堆,堆直鹿头左,使骁将高霞寓鼓之,士扳缘上,矢石如雨,募死士夺而有之,尽杀戍者,焚其栅,下

  • 淄州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贝丘县(开皇十八年改名淄川县,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治所在淄川县。天宝元年 (742) 改淄川郡,乾元元年(758)

  • 爪哇国

    旧称阇婆或诃陵。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元时始称爪哇国。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元史·外国列传》、《明史·外国列传》 等有专条记述。

  • 又作顾。夏方国。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北。为商汤所灭。《诗经·商颂·长发》: “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或说雇即扈,春秋郑地,在今河南原阳县西。《春秋》: 文公七年 (前620) “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

  • 大震关

    北周天和元年(566)置(《舆地纪胜》称西汉置),在今甘肃清水县东北小陇山。本名陇关,后改大震关。《元和志》卷2陇州汧源县:大震关“汉武至此遇雷震,因名”。唐大中六年(852)陇州防御史薛逵徙今陕西陇

  • 道家墟

    即今广西藤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道家村。明、清置窦家寨巡司于此。

  • 兰阳县

    金析东明县置,属曹州。治所在流渠城(今河南兰考县东南八里)。取其首乡曰兰阳为名。元至正十七年(1357)徙治韩陵(今兰考县东北五里),属汴梁路。明洪武元年(1368)徙于马邨(即今兰考县),属开封府。

  • 恭州

    ①北周保定二年 (562) 析南宁州置,治所在朱提县 (今云南昭通市境)。辖境约当今滇东北的大部地。隋大业初废入开边县。唐武德元年(618) 复置,治安上县 (今云南昭通市境)。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市及

  • 马头戍

    南朝梁置,在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乡。《魏书·高祖纪》:太和四年(480),“陇西公元琛等攻克萧道成马头戍”。即此。(1)在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南。梁天监五年(506年)攻取北魏合肥,北魏军队守寿阳,于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