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渡河
在今湖北蕲春县南。《清一统志 ·黄州府》: 宗渡河 “在蕲州 (治今蕲春县西南蕲州镇) 东八十里。西流入蕲河”。
在今湖北蕲春县南。《清一统志 ·黄州府》: 宗渡河 “在蕲州 (治今蕲春县西南蕲州镇) 东八十里。西流入蕲河”。
亦名蠡山。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大罗山,系罗山北段。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韦州:蠡山“在城西二十余里。峰峦耸翠,草木茂盛。旧不知何名。洪武中,庆府长史刘昉以其形似名之”。《清一统志·宁夏府一》:蠡山,“《
在今江西萍乡市东三十里,下流通罗霄水。《明一统志》 卷57袁州府: 泉江水 “泉出江中,故名。水产丝花菜,可食”。
北魏西域国。国都在贵山城 (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州北卡桑赛)。《魏书·西域传》: 破洛那国 “故大宛国也。都贵山城,……太和三年遣使献汗血马,自此每使朝贡”。
又称便门、平门。汉长安城南面西头一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马家寨南二里。《三辅黄图》卷1:“长安城南出第三门曰西安门,北对未央宫,一曰便门,即平门也。……王莽更名曰信平门诚正亭。”
又名濡水。即今河北顺平县南曲逆河。《汉书·地理志》 曲逆县注引张晏曰:“濡水于城北曲而西流,古曰曲逆。”《水经·滱水注》:濡水“出蒲阴县西昌安郭南,其水自源东径其县故城南,枉渚回湍,率多曲复,亦谓之曲
在今四川成都市西郊三洞桥附近。王建为五代前蜀皇帝,死后葬此,称为永陵。明天启《成都府志》卷3:王建墓“在大西门外。有二石幢。旁有太后墓冢。右为人马甚伟”。1942年发掘,为圆形墓冢,封土高15米,直径
即今广东花都市 (新华镇) 西南炭步镇。清设水西巡司于此。
①在今安徽歙县西北,为黄山诸峰之一。唐李白有《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鹤峰旧店》诗。②在今广东惠州市东北五里东江滨。《舆地纪胜》卷99惠州: 白鹤峰“在归善县之北, 相传称惠阳为鹤岭者以白鹤名峰。皇朝绍兴中,
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平淮门外四望山下,西临长江。《晋书·温峤传》:东晋咸和三年(328),温峤讨苏峻,“于四望矶筑垒以逼贼”,即此。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平淮门外四望山下,西临长江。《晋书·温峤传》:东晋
在今安徽省合肥市东北隅。古为淝水上的渡口。《三国志·吴书·甘宁传》: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从攻合肥,会疫疾,军旅皆已引出,唯车下虎士千余人,并吕蒙、蒋钦、凌统及宁,从权逍遥津北。张辽觇望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