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泉
①在今山东济南城北。《寰宇记》卷19齐州历城县:孝感水“在县北门。按《三齐记》云:其水平地涌出,为小渠,与四望湖合流入州,历诸署,西入泺水。《耆老传》云:昔有孝子事母,取水远,感此泉涌出,故名孝水。天宝六年敕改为孝感水”。
②在今山东临沂市北二十五里。元于钦《齐乘》卷5:王祥墓西“戚沟湖孝感泉,剖冰跃鲤之地”。
①在今山东济南城北。《寰宇记》卷19齐州历城县:孝感水“在县北门。按《三齐记》云:其水平地涌出,为小渠,与四望湖合流入州,历诸署,西入泺水。《耆老传》云:昔有孝子事母,取水远,感此泉涌出,故名孝水。天宝六年敕改为孝感水”。
②在今山东临沂市北二十五里。元于钦《齐乘》卷5:王祥墓西“戚沟湖孝感泉,剖冰跃鲤之地”。
即泰昌县之讹。治所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大昌镇。《晋书·地理志》 及 《南齐书·州郡志下》 均作 “秦昌”。
南诏和大理又称阳苴咩城 (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 为紫城。《南诏野史》: “代宗甲辰广德二年,羊苴咩城成,凤名之曰大理城,又名紫城。” 郭松年 《大理行记》: “阳苴咩城亦名紫城。”
即今江苏泰兴市西北四十六里刁铺镇,接泰州市及江都县界。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泰兴县西北有“刁家铺镇”。
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敬仲镇。有齐国大夫高傒墓。明嘉清《青州府志》卷11:白兔坵集“在(临淄)县北三十里,东北通乐安,盐徒往来由此”。
古国名。在今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明史·外国列传》: “麻叶瓮,在西南海中。永乐三年十月遣使赍玺书赐物,招谕其国。”
元至顺二年 (1331) 改银沙罗甸宣慰司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辖境约当今澜沧江以西、萨尔温江以东、小黑江以南地区。明初废。
南齐置,治所在今贵州水城县境。后废。南朝齐置,治今贵州省水城县境。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六盘水、水城等市县一带。后废。
在北魏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北。《水经·㶟水注》:如浑水西支流入宫城后,“其水夹御路南流径蓬台西。魏神瑞三年又毁建白楼,楼甚高竦,加观榭于其上,表里饰以石粉,皜曜建素,赭白绮分,故世谓之白楼
即今甘肃定西县东西巩驿乡。《清一统志·巩昌府二》:西巩驿“在安定县东七十里西巩镇,路通固原,有驿丞,今裁。有西巩递运所”。
①隋开皇十年 (590) 置,为尹州治。治所在今广西贵港市东南郁江南岸。大业初为郁林郡治,唐属郁林州。五代南汉时为郁林州治。北宋开宝四年 (971) 废。②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郁平县置,为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