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和赕

太和赕

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治所在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北十里太和村一带)。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市西洱河以北一片。《新唐书·南诏传》:“夷语山陂陀为和,故谓太和。”《元混一方舆胜览》:“赕,汉语府也。”大理废。


太,又作矣(《新唐书·南诏传》)。南诏于太和城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南太和村。为南诏直辖西洱河(今洱海)区域十赕之一。大理废。


猜你喜欢

  • 河口镇

    ①即今山西岚县北河口乡。《清一统志·太原府二》 “东村镇” 条下: 河口镇 “在县北”。②即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河口村。为黄河渡口。清王庆云 《石渠余记》 卷5: 吉兰泰盐 “向由船运至山西省北……磴口

  • 靖鲁堡

    一名靖卤堡。在今山西阳高县西。《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靖鲁堡 “嘉靖二十五年置,隆庆六年增修,周二里有奇”。

  • 浪弥州

    ①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汉源等县境。北宋又作浪㳽州。 后废。②唐置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后废。

  • 洛浦

    ①谓洛水之滨。当在今河南洛阳市附近。东汉张衡 《思玄赋》: “召洛浦之宓妃。”②一作洛普。即今新疆洛浦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置为洛浦县。即今河南省境内黄河支流洛河。参见“洛河(1)”。

  • 昌陵县

    西汉鸿嘉元年 (前20) 置,属京兆尹。治所在今陕西临潼县东。永始元年 (前16) 废。古县名。西汉鸿嘉元年(前20年)以新丰县戏乡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属京兆尹。永始元年(前16年)废。

  • 宗札萨克旗

    和硕特西左翼后旗的俗称。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雄曲卡一带。

  • 章门

    即汉长安城章城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雁秋门村东南二里。《水经·渭水注》: “西出南头第一门,本名章门。”

  • 万固寺

    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六里中条山腰。《清一统志·蒲州府》:万固寺“在永济县东南十五里中条山麓。唐大中间建,初名建元,后改今额”。但寺内碑文则称“创自元魏”,当以碑记较为可靠。宋代曾重修,明嘉靖三十四年

  • 那州

    ①唐武德七年(624)置,治所在军安县(今越南清化省安定东马江南岸)。贞观元年(627)废。②唐永徽二年(651)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③唐置,治所即今广

  • 吾溪

    即浯溪。今湖南祁阳县西南之浯溪。唐上元中元结罢道州归,爱其山水,因家焉。亦名漫郎宅。《方舆胜览》卷25引宋陈衍《题浯溪图》云:“元氏始命之意,因水以为浯溪,因山以为吾山,作屋以为吾亭。三吾之称,我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