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和街

太和街

又名草皮街。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北五十里振太乡(太和街)。民国时设县佐。傣语“太”为棉花,“和”为箐,意即箐边种过棉花。


集镇名。(1)在云南省施甸县北部偏东、兰薄山西麓、小石桥水库南岸。老麦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60。1945年建街时以嘉言“和平安宁”意命名。产玉米、稻、小麦、茶叶、烤烟等。有公路接水甸公路。(2)在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部。属振太乡。人口 1590。原在草皮地赶集,取名草皮街。后有人定居,改为泰和街,后转写为太和街。傣语太为“棉花”,和为“箐”,意即“箐边种过棉花”。1916年设草辟县佐,1919年改名泰和县佐,1931年裁。产稻、玉米、小麦等。有电站。为县西南部商业和文化集镇。有公路接小普公路。


猜你喜欢

  • 兰沧水

    即今云南西部之澜沧江。唐代称兰沧江。唐樊绰《蛮书》卷2:“兰沧江源出吐蕃中大雪山下莎川,东南过聿赍城西,谓之濑水河。又过顺蛮部落,南流过剑川大山之西。兰沧江南流入海。”南诏以为四渎之一。《元混一方舆胜

  • 永业郡

    南朝陈置,属建州。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东筋竹镇。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县东部地。隋开皇十年(590)改为永业县。南朝陈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筋竹。隋开皇中改为永业县。

  • 政平驿

    明洪武三年 (1370) 置,即今甘肃宁县南六十里政平乡。《方舆纪要》 卷57宁州: 政平驿“邠、宁往来之通道也”。

  • 梅子关

    ①清置,属黔江县。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四十里册山乡西北梅子。②在今安徽霍山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26霍山县: 梅子关 “在县东梅子岭上”。

  • 阿月部

    又作牙部、阿雅部。宋大理置,为教合三部之一,属最宁府。在今云南马关县西六十八里八寨镇。元代属临安等处宣慰司。明代置八寨长官司,后为教化三部长官司副长官驻地。清代废为永平里,属开化府。

  • 于家坊

    即今辽宁辽中县南于家房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辽阳县图:西南有于家房。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辽中县:“于家房子距浑河右岸约五里,其西十五里达辽河。”

  • 芮城县

    北周明帝二年(558)改安戎县置,属河北郡。治所在今山西芮城县东十里东张村。天和二年(567)移治今芮城县。唐属陕州。金属解州。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西南部、黄河北岸、中条

  • 青卢县

    唐置,属羁縻长宁州。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境。后废。

  • 益登镇

    唐置,属翼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北。

  • 纳里速古鲁孙

    元代对今西藏阿里地区的译称。又作纳里速古儿孙。《元史·百官志三》 载:元宣政院依西藏地理建制,分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纳里速即阿里,古鲁孙意为三部。今阿里及克什米尔东部当时为三位领主所辖,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