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史河

太史河

古九河之一。在今河北东光县之北、泊头市之南。《尚书·禹贡》 疏:“太史,禹大使徒众通其水道,故曰太史。……在东光之北,成平之南。”元于钦《齐乘》卷2:“逾漳而南,清、沧二州之间,有古河堤岸数重,地皆沮洳沙卤,太史等河当在其地。”又清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太史河,据《齐乘》在清、沧二州之间,《明一统志》亦云在南皮县北,今其地虽无显迹,然以孔疏参之,《明一统志》亦非无据。”


猜你喜欢

  • 福兴场

    亦作复兴场。在今四川忠县东北复兴镇。清道光 《忠州志》 卷2: 复兴场 “在县南二十里。西临长江,小溪对岸为石柱县沿溪场”。

  • 石平州

    元至元七年(1270)于石坪邑置,属临安路。治所即今云南石屏县。《元史·地理志》 石平州:“阿僰蛮据之,得石坪,聚为居邑,名曰石坪。至元七年,改邑为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石屏州。

  • 鹿浑谷

    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东麓支脉。《魏书·蠕蠕传》: 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443),世祖远征蠕蠕,“车驾至鹿浑谷,与贼将遇,吴提遁走,追至頞根河,击破之”。《北史》 谓 “鹿浑海之谷”。在今蒙

  • 㟭山

    即岷山。 今四川岷山。 《荀子·子道》: “江出于㟭山, 其始出也, 其源可以滥觞。”

  • 临漳县

    西晋建兴元年 (313) 以避愍帝司马业讳改邺县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寻废。东魏天平初复置,属魏尹。北周建德六年(577) 移治今临漳县西南十八里旧县村,属相州。隋属魏郡,唐属相州,

  • 乌石港

    亦名清道镇。即今广东雷州市西南乌石镇。《方舆纪要》卷104雷州府海康县:清道镇在“府西南百二十里,地名乌石港。有巡司”。

  • 阿勒坦淖尔乌梁海二旗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设,在今俄罗斯共和国戈尔诺—阿尔泰斯克一带。同治三年(1864)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划入俄国版图。

  • 善阐府

    唐南诏劝丰祐时置,为南诏别都。又称上都。治所在善阐城 (即今云南昆明市)。辖境约当今云南昆明市区附近地区。宋大理时亦为陪都,为八府之一。辖境约当今昆明市及易门、禄丰、嵩明各县地。蒙古宪宗五年 (125

  • 红咀堡

    明置,属金州卫。即今辽宁普兰店市东北红水铺。明《全辽志》卷2:红咀堡“原废,嘉靖三十三年新复”。民国《奉天通志》卷83金县:清水河“又东南径红咀城子村西,村为明红咀堡故址”。

  • 江山

    即江郎山。在今浙江江山市南四十六里。《隋书·地理志》:东阳郡信安县“有江山”,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