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县
辽置,属大同府。治所即今山西天镇县。元属兴和路。明洪武四年(1371)属大同府,寻废。
古县名。辽析云中县置,治今山西省天镇县。属大同府。元属兴和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属大同府,寻废。
辽置,属大同府。治所即今山西天镇县。元属兴和路。明洪武四年(1371)属大同府,寻废。
古县名。辽析云中县置,治今山西省天镇县。属大同府。元属兴和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属大同府,寻废。
战国韩邑,后属赵。在今山西和顺县西北。一说在今河北武安县西南五十里。《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二十九年 (前270),“秦韩相攻,而围阏与。赵使赵奢将,击秦,大破秦军阏与下”。《水经·清漳水注》: 梁
在今山东临沂市西四十里。《方舆纪要》卷33沂州“艾山”条下:五坪山“五峰相连,其上平坦, 因名”。
即摩诃池。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一带。《寰宇记》卷72华阳县:汙池“一名摩诃池。昔萧摩诃所置。在锦城西”。
西汉元朔四年(前125)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东。西晋废入宛县。
在今湖南岳阳市城东。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太平寺旧传为屈原宅。盖屈原被逐寓此。”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临汝县置,属临川郡。治所在今江西乐安县西南六十里。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崇仁县。古县名。三国吴置,治今江西省乐安县西南。属临川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入崇仁县。
①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老城。辖境相当今辽宁沈阳、抚顺等市地。天启元年(1621)地入后金废。②明永乐七年(1409)置,寄治在长治县(今山西长治市)。后废。明洪武
即力乏桥。今江苏海安县东十里立发乡。
①又名常山、大茂山。五岳之北岳。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尚书·禹贡》: “太行恒山,至于碣石。” 《周礼·职方》 并州: “其山镇曰恒山。” 《尔雅·释山》: “恒山为北岳。” 皆此。②在今山西省东北部
在湖北浠水县东。《北齐书·慕容俨传》:天保十年 (559),“将兵卫送萧庄,筑郭默、若邪二城”。《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五年 (573) 十月 “甲午,郭默城降”。胡注: “晋氏不兢,刘、石强盛,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