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洪山

大洪山

一名溳山。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一百二十里,接钟祥市及京山县界。《水经·溳水注》:溳水出大洪山,“山在随郡之西南、竟陵之东北,盘基所跨,广圆一百余里,峰曰悬钩,处平原众阜之中,为诸岭之秀。山下有石门,夹鄣层峻,岩高皆数百仞”。


又称涢山、洪山。在湖北省中部偏北、汉水及其支流涢水间。《读史方舆纪要》:“山高险,四面陡绝,上有田畴,中襟大湖,一名大湖山。”大洪山或以山中有大湖而名。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军攻洪山,宋将张顺等击破之,即此。西北—东南走向。褶皱断块山。主要由古老沉积岩构成,久经侵蚀,地形破碎。一般海拔500米左右,同名主峰在随州市西南部,海拔1055米。为省重要林区。名胜古迹有白龙池、三眼泉、娥皇洞、宝珠峰、柳门口四叠瀑布等。与屈家岭文化遗址、擂鼓墩曾侯乙墓、明显陵等景点组成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牡丹江站

    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清史稿·地理志》 宁安府:东清铁路有“牡丹江站”。

  • 云锦山

    在今福建邵武市西南。《方舆纪要》卷98邵武府邵武县:“云锦山在府西南八十里。高峰环合,凡三十有六。”

  • 云居山

    ①即石经山。时有白云绕山之半麓,故名。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山有五峰,号五台。其中最高峰有云居寺,为隋沙门静琬所居。②在今福建连江县北三十里。《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福建通志》:“有莲花石,

  • 海安城

    即今江苏海安县。《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五年 (573) 攻北齐,“戎昭将军徐敬辩克海安城”。即此。即今江苏省海安县。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年)徐敬辩攻北齐,克此城。明常遇春筑为砖城。

  • 盘堤 (隄) 县

    西魏改南五部县置,属武阳郡。治所即今甘肃文县东北五十里临江乡。北周移治葭芦城(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七十里白龙江东岸)。隋属武都郡。唐属武州,大历后废。

  • 四岔子镇

    在今吉林桦甸市东南。民国《桦甸县志》卷2:“四岔子距县城三百九十里。”

  • 独孤山

    在今山东梁山县南。《明一统志》 卷23兖州府: 独孤山 “在郓城县东北五十里。孤峰独立。宋吕本中诗: 凄凉单马经行处,况是此山名独孤”。

  • 谷利县

    即谷和县。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西南。《旧唐书·地理志》、《寰宇记》卷81作“谷利县”。

  • 琼崖抗日根据地

    在今海南省海南岛上。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南抗日根据地的 一部分。1939 年2月,日军侵入海南岛,原在当地的红军游击队和海南岛人民组成广东琼崖抗日自卫团独立队 (后称琼崖纵队),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琼崖抗

  • 鲜牟

    西周封国,在今山东莒县西南。古国名。西周封国。在今山东省莒县西南。《国语·晋语八》:叔向谓赵文子曰:“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茆��,设望表,与鲜牟守燎,故不与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