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寺墟
即今广西钦州市西北九十里大寺镇。清乾隆四年(1739)移长墩巡司于此。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西北大寺镇。清乾隆四年(1739年)移置长墩巡检司于此。
即今广西钦州市西北九十里大寺镇。清乾隆四年(1739)移长墩巡司于此。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西北大寺镇。清乾隆四年(1739年)移置长墩巡检司于此。
在今广东连州市西十五里。《舆地纪胜》 卷92连州: 昆湖山 “在桂阳县西北二十五里。有水流出桂溪,入合江水”。
①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酉水上源之白水河。《清一统志·施南府》:白水河“在恩施县南。源出将军山,流径宣恩县界。西南流入来凤县界又南流谓之漫水。其上流亦名车溪。亦谓之酉溪”。②即今四川南坪县及甘肃文县境内
在今广西钟山县西南四十里白霞村。明置巡司于此。
一名藤田镇。又名层山镇。即今江西永丰县东南藤田镇。
①古地区名。泛指陇山以西地区。古代以西为右,故名。相当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后汉书·西羌传》:延熹二年(159),以段颎为校尉,“时烧当八种寇陇右,颎击大破之”。唐陇右范围扩大,兼指
①唐、五代方镇。唐乾符五年(878)置,治所在云州(今山西大同市)。中和二年(882)移治代州(今山西代县),改名雁门节度使。五代唐于云州复置大同节度使。后地入契丹。②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北八十里。明于此
又作西奥山。在今云南凤庆县西南二百里。《清一统志·顺宁府》:西粤山“叠壑层峰,石壁峭绝,与缅宁接界。中有洞如城阙,广十余丈,石乳下垂,宛如华盖。内有石鼓、钟磬之属,击之有声,名曰琼英洞”。
亦名射雉台。在今河北南皮县东。《寰宇记》 卷65沧州南皮县: “醼友台在县东二十五里。《魏志》 云: 文帝为五官中郎将,与吴质重游南皮,筑此台宴友,故名焉。又名射雉台。”
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石棉等县境。北宋以后废。
一作蓬楚藏布。即今西藏定日县南之朋曲。上源有三: 一出书尔木藏拉山,一出希夏邦马峰,一出瓜查岭,合东南流,折而南流入尼泊尔境,称阿龙河,又南至印度境注入恒河。清乾隆《卫藏通志》 卷3 《山川》: “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