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站
元置,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三十里大安。
元置,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三十里大安。
在今山西兴县东南。1942年5月, 八路军在此激战20日,粉碎了日本侵略军的进攻。
在今湖北房县东。《方舆纪要》卷79房县:汤池关在“县东十里。相近有大、小汤池,故名”。
在今湖北武汉市青山区东部。《隋书·地理志》 江夏郡江夏县: “有烽火山。” 《舆地纪胜》 卷66郢州: 烽火山 “在江夏东北四十里。高十五丈。《梁典》 云: 武帝征齐,顿军于此,举烽火相应,故名”。
在今四川芦山县西南、天全县东界处。为青衣江切穿多功山而成,长十二里。起于飞仙关之南侧,至荥经河口之南,岩如刀削,壁立千仞,扼东西南北之冲。《明史·地理志》 芦山县:“(青衣江)其水经多功峡,下流入平羌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西李埠镇一带。《方舆纪要》卷78江陵县“万城堤”条下:“李家埠堤在府西三十里。自万城以东为冲决要口。弘治十二年堤决湮溺甚众。自是修筑坚厚。”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马湖路。治所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中都镇。至正六年(1346)废入沐川长官司。
①《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其说有二:(1)即汉水。张衡《南都赋》:“流沧浪而为隍,
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平江河上源龙凤河。《明一统志》 卷73平茶洞长官司: 哨溪“在司治西南。发源白岁山涧中,水流激石有声如哨,故名”。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北一百余里。“柏孜克里克”,维吾尔语意为雕刻图案装饰的房屋。创建于南北朝末期,迄于元代。现存八十三窟。其特点为有些窟采取了开凿石崖与土坯砌建并用的建筑形式。以横顶直洞为主,亦有中柱式
明洪武初改省溪坝场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北六里省溪司。永乐十二年 (1414) 改属铜仁府。清光绪六年(1880) 迁治大万山 (今万山特区)。1913年改置省溪县。明洪武初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