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名府

大名府

五代汉乾祐元年(948)改广晋府置,治所在元城、大名二县(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北宋庆历二年(1042)建为北京。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成安、广平、威县、临西、馆陶和山东临清、夏津、冠县、莘县及河南内黄等县市地。元改为大名路。明复改为大名府,移元城县于府城(今大街乡)。清移大名县于今治,并元城县入大名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及河南南乐、清丰、濮阳、长垣,山东东明等县市地。1913年废。


五代汉乾祐元年(948年)改广晋府置,治元城、大名(今大名县东北)。宋辖境约今河北省大名、魏县、成安、广平、威县、临西、馆陶,山东省临清、夏津、冠县、莘县,河南省内黄等市县地。府城跨御河,居交通要冲,宋时为河北重镇。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建为北京,八年设大名府路安抚使治此;熙宁中后为河北东路治所。府城外城周四十八里余;内为宫城,周三里余。金天会八年(1130年)立刘豫为齐帝,曾建伪都于此。正隆二年(1157年)后为大名府路治所,辖境北部略有缩小。元改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仍改府。三十一年府城因境内漳、卫水泛滥而塌毁,迁今大名县。清辖境约今河北省大名、魏县,河南省濮阳、南乐、清丰、长垣,山东省东明等市县地。1913年废。


猜你喜欢

  • 王盘山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海中,西北距海岸四十里。南宋常棠《澉水志》卷5:“王盘山邈在海中,桥柱犹存。淳祐十年,有于旁滩潮里,得古井及小石桥、古树根之类,验井砖上字,则知东晋屯兵处。”又作黄盘山。在浙江省平湖

  • 造阳

    战国燕邑。在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附近。《史记·匈奴列传》: “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集解》 引韦昭曰: “地名,在上谷。”古邑名。战国燕邑。在今河北省赤城县独石口以北滦河上游闪电河一带。燕筑长

  • 双凤山

    在今山西寿阳县北。《方舆纪要》卷40寿阳县:“双凤山在县北三十里,两峰状若伏凤,山之东有剩水泉。”

  • 云秋山

    ①在今湖南炎陵县西南四十五里,接安仁县界。宋本《寰宇记》卷115衡州茶陵县:“云秋山在县南五百里,高二千九百丈,尝云屯于上,经日不散,有如秋景。”《明一统志》卷64衡州府:云秋山“在酃县西四十五里。云

  • 筠岭县

    又称门岭县。1933年7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会昌、寻邬二县析置,驻筠门岭圩 (今江西会昌县南筠门岭镇)。1934年5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粤赣省设。1933年由会昌县南部、寻邬县北部相邻地区析置。治筠门

  • 龙陂镇

    北宋置,属黄冈县。在今湖北黄州市北。后废。

  • 驿台 (臺) 镇

    即今山东桓台县西新城镇。《元史·地理志》 新城县: “本长山县驿台,太宗在潜,以人民完聚”,创置为县。元于钦 《齐乘》 卷3: “本长山县之驿台镇”,元时置县。

  • 荣成县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改成山卫置,属登州府。治所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北成山卫镇。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属胶莱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8年移今治崖头。1988年改设荣成市。古旧县名。清

  • 黄圃镇

    ①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黄圃山南麓。《清一统志 · 袁州府》: 黄圃镇巡司 “在宜春县西一百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今因之”。镇南有太平关。②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罗圃镇。洪武初置巡司于此。清顺治十四年 (165

  • 卢城县

    北宋宣和四年(1122)改卢龙县置,为平州治。治所即今河北卢龙县。金复名卢龙县。古县名。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赐平州卢龙县名为卢城县。即今河北省卢龙县。为平州治。金复名卢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