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匡山

大匡山

又名戴天山、大康山。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北。《寰宇记》卷84龙州江油县:大匡山“在州南八十里。高九百丈。阴洞潜穴,气蒸成川,有飞泉下流,一百里至剑州阴合白泽水”。《方舆纪要》卷73江油县:大匡山“在县西三十里。高耸盘纡,亦接彰明县界”。


猜你喜欢

  • 桃源店

    即今福建大田县西北桃源镇。明置桃源巡司于此,旧属漳平县,嘉靖十六年 (1537) 改属大田县。(1)即今福建省大田县西北桃源。明时于此置巡检司。(2)在今河南省林州市西天平山。

  • 四平街

    ①一名老四平街,又称古四平街。即今辽宁昌图县北老四平镇。清宣统《昌图府志》:四平街“东通吉林半拉山门,北至奉化县(今梨树县),西达八面城,南抵��鹭村,其道里距离皆相若,为

  • 土基镇

    清置,属洛川县。即今陕西洛川县东南土基镇。在陕西省洛川县南部。面积91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土基,人口2830。据传昔欲在此设县治,因土轻未选,故名土轻,后讹为今名。清雍正《陕西通志》称

  • 五部湖

    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北十里。《清一统志·常州府一》:五部湖“东西三十里,南北十里,其源浊而流清,溉田百余顷。汉末,陶谷隐居五部湖,即此”。

  • 榆树厅

    清宣统元年 (1909) 改榆树县置,属吉林省。治所在孤榆树 (今吉林榆树市)。1913年降为榆树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升榆树县置,治今吉林省榆树市。属西北路道。1913年降为县。

  • 剌和庄长官司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直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西北八里拉河柱。“剌和庄” 为纳西语 “腊合卓” 的音变,意即竹园村。后废。

  • 武德镇

    北宋置,属河内县。即今河南温县东北武德镇。

  • 三探览城

    唐南诏置,属剑川节度。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北一百十二里永宁。宋大理废。

  • 太湖厅

    清雍正八年(1730)置,属苏州府。治所在今江苏吴县西南东山镇。1912年并入吴县。清雍正八年(1730年)析吴江县置,在今江苏省南部。属苏州府。乾隆元年(1736年)移治洞庭东山(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 百丈场

    即今四川名山县东北四十里百丈镇。民国《名山县志》卷1:“县东百丈场,三面环山,二水绕护。唐、宋俱设县治。逊清分住绿营。咸丰时,滇(指兰大顺、李永和义军)匪入寇。近年则防地互争,靡不堵御于此。战如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