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外三关

外三关

明代以今山西境内沿内长城之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为外三关,以与今河北境内沿内长城之居庸关、倒马关、紫荆关为内三关相对。


见“三关(2)”。


猜你喜欢

  • 塔里木

    即今新疆沙雅县东南塔里木乡。清乾隆《西域图志》 卷15沙雅尔: 塔里木 “在沙雅尔城南,南临大河”。

  • 定西城

    北宋元丰四年 (1081) 改西使城置,属通远军 (后升巩州)。治所在今甘肃定西县南二十七里。金升为定西县。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改汝遮堡置,在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南。属巩州。金升为县。

  • 乌兰哈达厅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析八沟厅北境置,属直隶。治所即今内蒙古赤峰市。乌兰哈达,蒙古语,意为赤峰。四十三年(1778)改为赤峰县。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析八沟厅北境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 中卢侯国

    亦作中庐侯国。东汉改中庐县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三国魏复为中庐县。

  • 沧浪水

    ①《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其说有二:(1)即汉水。张衡《南都赋》:“流沧浪而为隍,

  • 上爱茶峒长官司

    明宣德三年(1428)置,属东乡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清雍正十三年(1735)废。明宣德三年(1428年)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属东乡五路安抚司。清废。

  • 威州千户所

    明洪武十八年 (1385)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明史·地理志》: 明宣德十年 (1435) 六月,“又迁 (威州) 于保子冈河东千户所城内”。1952年汶川县迁治于此。

  • 浑州川

    即今陕西安塞县西南杏子河。《寰宇记》卷36延州金明县: “浑州川水在县西二十里,自阁门府来,至县西前合濯筋水。”

  • 武始

    战国韩邑,后入秦。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南五十里。《史记·秦本纪》: 昭襄王十三年 (前294),“向寿伐韩,取武始”。即此。西汉置武始县。古邑名。战国韩邑。在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史记·秦本纪》:秦昭襄王十

  • 黄峒砦

    明置,在今广西贺县东大宁河西岸黄洞村。《方舆纪要》 卷107贺县 “石牛营” 条下: “《志》云: 县西南有黄峒砦,叛瑶巢穴也。嘉靖末作乱,抚臣张岳讨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