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夏津县

夏津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贝州。治所在今山东夏津县北三十里新盛店镇。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九年 (626) 又废。

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鄃县置,属贝州。治所即今山东夏津县。五代汉改属大名府。元属高唐州,清属临清州。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在山东省西北边缘,西与河北省毗邻。属德州市。面积898平方千米。人口48.8万。辖8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夏津镇。西汉置信乡侯国,属清河郡。东汉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鄃县,治今县北,属清河郡。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夏津县,移治今址。《太平寰宇记》:“以县东有王莽河,又与古夏津城相连,因以为名。”宋属大名府。元属高唐州。明属东昌府。清属临清州。1914年属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928年直属省。1940年属鲁西行政区第三专区。后属冀南行政区第六专区(1941年)、第二专区(1945年)、河北衡水专区(1949年)。1953年划归德州专区,1956年改属聊城专区,1961年复属德州专区。1967年属德州地区。1994年属德州市。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为主,其次是谷子、甘薯、高粱、棉花和油料作物。土特产有布袋鸡、金丝面等。工业有工艺美术、棉纺、造纸、汽修等厂。308国道、008省道在境内相交。古迹及纪念地有大成殿、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三界镇

    ①北宋置,属会稽县。即今浙江嵊县北三界镇。《元丰九域志》卷5:越州会稽县有“三界镇”。《方舆纪要》卷92嵊县:三界市“在县北六十里,即会稽之三界镇也”。明成化中割属嵊县。东汉永建四年(129)至隋开皇

  • 鼎山铺

    在今四川巴中市南鼎山镇。《清史稿·周达武传》: 同治元年 (1862),镇压白莲教义军“追奔至巴州鼎山铺,擒 (郭) 刀刀,余党皆降”。即此。

  • 沙河

    ①又名㶟余河、温余河、榆河。即今北京市东北温榆河。有南、北两水。北水称北沙河,源自居庸关,南流经昌平县南。南水名南沙河,源自海淀区西北龙泉寺,汇西山诸泉东流,于沙河镇东南窦各庄与北沙河相

  • 罗粒

    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南。明置巡司于此。清裁。

  • 南浔镇

    即今浙江湖州市东六十里南浔镇。《方舆纪要》 卷91乌程县: 南浔镇 “以浔溪所经而名。元至正十三年张士诚筑城于此。明初由湖州攻平江,自南浔至吴江守将以城降”。即此。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东北部,东邻江苏

  • 赤水江

    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南,凤仪镇南四十里。《清一统志·大理府》:赤水江“源出定西岭,东南流入楚雄府旧定边县界,合礼社江”。

  • 富民渠

    俗称漕渠。隋开皇元年 (581) 由郭衍主持开凿,起自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东至今潼关县北达于黄河。《隋书·郭衍传》: 衍 “征为开漕渠大监。部率水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北,东至于潼关,漕运四百余里。关

  • 巴兴县

    东晋永和中置,为遂宁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一百里郪口乡长江坝。南齐为东遂宁郡治。西魏改为长江县。古县名。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年)置,治今四川省蓬溪县西南长江坝。属遂宁郡。西魏恭帝改为长江县。

  • 孙中山故居

    在今上海市卢湾区香山路7号。是一座二层楼洋房。屋前有花园草坪,楼下是餐室、会客室,楼上是卧室和书房。孙中山于1918年迁入居住,并在此进行了很多重要革命活动。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 禹山

    ①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南六十里。上有禹庙。下有龙潭。《元史·睿宗传》: “拖雷既渡汉,金大将合达设伏二十余万于邓州之西,据隘待之。……及金人战于禹山。” 即此。②在今河南禹州市北。《方舆纪要》 卷47禹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