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和平县

和平县

①北魏置,属临松郡。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南。寻省入临松县。

②明正德十三年 (1518) 析龙川县和平峒地置,属惠州府。治所即今广东和平县。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东卷: 以和平峒为名。崇祯六年 (1633) 改属连平州。清仍属惠州府。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


在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邻接江西省。属河源市。面积 2243 平方千米。人口48.7万。辖20镇。县人民政府驻阳明镇。元属循州龙川县地。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析龙川地置和平县,治今址,属惠州府。因县境有和平峒,曾置和平巡司而得名(一说沿用原龙川县和平都)。崇祯六年(1633年)改隶连平州。仍属惠州府。1914年属潮循道。1920年属广东省。1949年属东江专区。1952年改属粤北行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1959年裁入连平县,改属韶关专区。1960年连平县治迁阳明镇,改名和平县。1962年恢复连平、和平二县,仍属韶关专区。1963年属惠阳专区,1970年属惠阳地区。1988年属河源市。地处粤东平行岭谷区、九连山东麓,多丘陵山地。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座,西部的风吹蝴蝶海拔 1272 米,为县内最高峰。主要河流有浰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稻,并产甘薯、小麦、蚕豆、木薯、花生、大豆等。多杉、马尾松、樟、毛竹等林木,为省林业重点县,盛产木材、茶叶、松香和中药材。特产大叶青茶、九连茶、香菇、木耳、土纸、竹席。有铅、锌、铜、稀有金属、萤石、石灰石及煤等矿。工业有食品、造纸、制药、机械、陶瓷、水泥、森工、竹木制品等。忠定、和洋公路在此交会。为革命老区之一,九连山东山南坡建有烈士纪念碑。九连山为风景区。


猜你喜欢

  • 东豫州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置,治所在汝南郡新息县(即广陵城,今河南息县)。南朝梁大通元年(527)改为西豫州。太清元年(547)改为淮州。东魏武定七年(549)复为东豫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息县、淮滨二县及

  • 青谿县

    清雍正五年 (1727) 改清浪卫置,属思州府。治所即今贵州镇远县东北清溪镇。民国初属贵州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41年撤销,并入岑巩县。

  • 永清镇

    金置,属颍上县。在今安徽颍上县境。(1)在河北省永清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88.6平方千米。人口12.2万。镇人民政府驻永清,人口3.4万。唐天宝元年(742年)置永清县,取“河水永清”之意。

  • 卜门山

    在今云南双柏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16��嘉县: 卜门山在“县(治今��嘉街)东北三十里。高可千仞,最为险峻。《志》云,即楚雄峨碌之支也。高耸

  • 乾渠渡

    在今陕西略阳县北。《宋史·王全斌传》:乾德二年 (964),“率兵拔乾渠渡,万仞、燕子二砦,遂下兴州”。

  • 海潮江

    在今越南北部海兴省西境。《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建昌府: 海潮江 “在快州境。自阿鲁江分流,下通玉珠江。昔陈氏破占城军处”。

  • 黄保坪

    在今湖北省保康县东南三十里黄堡镇。清置汛,有外委驻防。

  • 梅树岭

    在今四川广元县南梅树乡境。《方舆纪要》卷68昭化县: 梅树岭 “在县东南四十里。丛林深菁,中多猛兽,有梅树关”。

  • 团柏谷

    在今山西祁县东二十五里南北团柏村。《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三年(936),“以右神武统军康思立为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帅扈从骑兵赴团柏谷”。在今山西省祁县东。《资治通鉴》:五代晋天福元年(936年),

  • 荔水

    今广西金秀、荔浦、平乐三县境内的荔浦河。《方舆纪要》 卷107平乐县: 荔水在 “府西四十里。自修仁县流经荔浦县,又东北流入界,至府西七里曰荔浦江口,入于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