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西周国名。亦作有吕或甫。姜姓。在今河南南阳县西三十里。《国语·郑语》:史伯曰,“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宣王时改为甫。春秋时为楚所灭。

②春秋晋大夫吕甥之邑,在今山西霍州市西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吕、郤畏偪,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③春秋宋邑。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南吕梁集。《左传》:襄公元年(前572),“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西汉置吕县。


(1)古国、古邑名。又作甫,亦称有吕。姜姓。周穆王时封吕侯于此。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括地志》:“故吕城在邓州南阳县西三十里”(《史记·吕太后纪》“吕忿为吕城侯”《正义》引)。《国语·郑语》:“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或以为在新蔡县南。春秋时为楚所灭,为楚邑。《左传》成公七年(前584年):楚“子重请取于申、吕为赏田,王许之。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若取之,是无申、吕也。’”(2)春秋宋邑。即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南废黄河北岸吕梁集。《左传》襄公元年(前572年):“楚子辛救郑,侵宋吕、留。”西汉置县。(3)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霍州市西南。


猜你喜欢

  • 易陬龙

    在今云南曲靖市北西平镇。元于此置交水县。

  • 博峨山

    一名那墓山。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北。《清一统志·廉州府》: 博峨山 “在灵山县西少南二百四十里,西去钦州八十里。脉自林冶山来,极深峻,钦廉大道经其下”。

  • 仙客山

    在今湖南石门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7石门县:仙客山“高岩陡峻,一径萦纡”。

  • 推邪县

    西汉置,属上郡。方位缺考,当在今陕西省北部。东汉废。

  • 扶柳县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扶柳城。东汉属安平国。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废入堂阳县,景明元年(500)复置,属长乐郡。北齐废。《水经·浊漳水注》:“扶柳县故城在信都城西……县有扶泽,泽

  • 沉香溪

    即今江西樟树市东南阁水。《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清江县:沉香溪“在府(治今临江镇)东五十里,即阁山水也。其左界水流会淦水,右界水流经清江镇南八九里,折而东,纡回入丰城县界,至小江口入(赣)江”。

  • 嘉河卫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宾县东枷板河一带,一说在黑龙江省嘉荫县南嘉荫河一带。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宾县东枷板河流域。后废。

  • 扬子桥

    即今江苏邗江县南扬子桥。《宋史·高宗纪二》:南宋建炎三年(1129)二月,“内侍邝询报金兵至,帝披甲驰幸镇江府。是日,金兵过扬子桥”。村名。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部,与古运河西岸高旻寺隔河相望。属施桥

  • 九华府

    元末农民战争期间,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一年(1361)改池州路为九华府,治所在贵池县(今安徽贵池市)。寻改为池州府。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池州路置,治贵池县(今池州市贵池区)。辖境约当今安徽

  • 山阳国

    ①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分梁国置,立梁孝王子定为山阳王。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国除,改为山阳郡。宣帝竟宁元年(前33)复为山阳国。西晋泰始初改为高平国。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