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后港镇

后港镇

即今湖北荆门市东南一百二十里后港镇。清有外委驻防于此。


(1)在江苏省东台市西南部。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后港,人口 3000。明成化年间以村后有港得名后港庄;民国初年,此村渐富,人们将后改为厚,故名厚港庄。1957年设先烈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3年改置后港镇。产稻、小麦、棉花、蚕茧等。盛产鱼类、珍珠、水禽、牛蛙等。有油漆、塑料、耐火材料、轧花、机械、磷肥、装潢材料、仪表等厂。有公路通市区。通班船。(2)在江西省乐平市西部。面积80.5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后港岭,人口 2780。镇区原名岭上。因北有小溪,改称后港岭。1949年属义成、和安、鸣山等乡,1958年属乐平镇和港口公社,1968年析设五七公社,1972年改名后港公社,1984年改乡,1999年改设镇。产稻、蔬菜和鲜鱼。为“乐平花猪”主产区之一。有锅炉配件、水泥、轧花等厂。乐平矿务局驻此。皖赣铁路、206国道经此。(3)在湖北省沙洋县南部、长湖北岸。面积207平方千米。人口10.9万。镇人民政府驻后港,人口 3420。因驻地后有一港口得名。1949年设长湖区,1951年改第六区。1958年改东风公社,1961年改后港区,1975改公社,1985年改镇。2001年蛟尾镇并入。主产稻,兼种小麦、棉花、油菜籽。淡水鱼养殖业发达。有玻璃、磷肥、农具、食品加工、酿酒等厂。汉宜公路经此,长湖、桥河可通航。


猜你喜欢

  • 祖厉县

    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会宁县西北郭城驿乡。《汉书·地理志》: “应劭曰: ‘祖音置。’ 师古曰: ‘厉音赖。’”东汉属武威郡。西晋废。今废址犹存。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会宁县西北郭城。属安

  • 白达国

    亦作缚达国。指以缚达城为首都的黑衣大食。即今伊拉克巴格达。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3:大食诸国“白达国系大食诸国之京师也。其国王则佛麻霞勿之子孙也,大食诸国用兵相侵,不敢犯其境,以故其国富盛”。

  • 邹峄山

    又名峄山或邹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即“邹山”。

  • 修泽

    即修鱼。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左传》: 成公十年 (前581),晋人与郑子然 “盟于修泽”。古邑名。春秋郑邑。战国时属韩,名修鱼。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左传》成公十年(前581年):晋会诸

  • 方番长官司

    明洪武五年(1372)改方番河中府安抚司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八里。正统三年(1438)改属贵州宣慰司。后属定番州。清乾隆间废。

  • 呢咕叭当

    亦作翠蓝山、呢咕把拉。即今印度洋孟加拉湾东之尼科巴群岛。清谢清高 《海录》: “尼古八当国,在笨支里西岭介中,疆城甚小,土番名耀亚。”

  • 崤郡

    北周明帝二年 (558) 改恒农郡置,为陕州治。治所在陕县 (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隋开皇初废。北周武帝改弘农郡置,治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辖境约当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和陕县地。属陕州。隋开皇初废

  • 川陵山

    即今福建东山县东苏峰山。《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诏安县“渐山”条下:“又川陵山,亦在海滨,半入海。俗传帝昺南渡,将都南澳,筑此为东京,地遂陷为海,今城堞尚存。自山巅向海,莫穷其际,其峰青耸秀丽,号为苏

  • 雁翅㘰门镇

    亦作雁翅陡门镇。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雁翅乡。清嘉庆 《宁国府志》 卷15: 宣城县北有雁翅斗门渡。丁文江 《中华民国新地图》: 安徽宣城县北有雁翅窦。

  • 韩台 (臺)

    在今河北元氏县南韩台。《方舆纪要》卷14元氏县: 韩台 “在县南三里泜水之阳,有土阜连续不绝,韩信出井陉攻赵,尝屯于此,因以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