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吉木乃县

吉木乃县

1930年析布尔津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在今新疆吉木乃县西北吉木乃。1962年徙治托普铁热克镇(今吉木乃县)。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萨吾尔山北麓。属阿勒泰地区。面积 8222 平方千米。人口3.7万。县人民政府驻托普铁热克镇。“吉木乃”原系民族名,为乌古斯汗国九姓氏族之一“吉别乃”的音译演变。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后,隶属伊犁将军辖下的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管理,1906年科布多、阿勒泰分治时划归阿勒泰办事大臣管辖。1916年设县佐,1930年正式建县。1951年成立吉木乃县人民政府,属阿勒泰专区,县城始设在老吉木乃县。1962年原县城划归农十师一八六团管辖,县城迁至托普铁热克镇。1970年属阿勒泰地区。地处萨吾尔山以北、额尔齐斯河南岸,南部山区是有名的萨吾尔山冬牧场,萨吾尔山最高峰木斯岛山海拔 3835 米,终年为冰川覆盖,冰川面积达13平方千米,是良好的夏季滑雪场。中部为冲积—洪积平原和断陷盆地,有四十多个大小山峦,西北部为库木托别沙漠,多为固定式和半固定式沙丘。耕地多分布在西部平原。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有甘草、贝母、大芸、五灵芝等药用植物近百种。经济以牧为主,农牧结合。春小麦享有盛誉。矿产有煤、铜、石膏、石灰石、碱等。吉木乃口岸在民国初年就是中国新疆通往俄罗斯的六条主要通道之一。境内有229省道、319省道。县内山川景色优美雄奇,草原文化古迹众多,境内有吉恩斯汗墓、托海阔拉斯岩画、森塔斯湖石人等十余处旅游景区。


猜你喜欢

  • 海界县

    唐贞观九年 (635) 置,属林州。寄治驩州之南境 (今越南义静省境)。后废。

  • 南并州

    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宣汉县(今四川宣汉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北地。三年 (620) 移治新安废镇 (今宣汉县西北)。贞观元年 (627) 废。

  • 汤原县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置,属吉林省依兰府。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汤原县。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2:“以汤旺河得名。”三十四年改属黑龙江省绥化府。民国初属黑龙江省绥兰道。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1945

  • 公安堡

    在今新疆玛纳斯县西北。清光绪《呼图壁乡土志》:洛克伦河“又西北径公安堡南, 又西二百里入阿雅尔淖尔”。

  • 思南县

    1913年改思南府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思南县。县在思邛水之南,故名。1923年直属贵州省。在贵州省东北部、乌江中游。属铜仁地区。面积2230.5平方千米。人口61.9万。辖13镇、14民族乡

  • 荒地汛

    在今河北隆化县东北五十里荒地乡。清于此设把总驻守。《清史稿·地理志》 承德府丰宁县有“荒地” 镇。即此。

  • 泾原道

    1913年由陇东道改置,属甘肃省。治平凉县 (今甘肃平凉市)。辖境约当今甘肃环县、镇原、平凉、华亭以东和静宁、庄浪、张家川3县及宁夏固原地区所属诸县。1927年废。1914年6月由陇东道改名,治平凉县

  • 桑植县

    清雍正七年 (1729) 改桑植安抚司置,属永顺府。治所即今湖南桑植县。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在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上游,北与湖北省宣恩、鹤峰两县交界。属张家界市。面积约3465平方

  • 呜咽泉

    在今陕西绥德县东五里。《清一统志·绥德州》:“《名山记》,相传秦扶苏赐死处。”唐胡曾《杀子谷》诗:“至今谷口声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

  • 太平岭

    即今陕西留坝县治。清嘉庆十三年(1808)留坝厅徙治太平岭,即此。(1)古山名。在今浙江省瑞安市县。清同治元年(1862年)秦如虎镇压太平军进据于此。(2)今山名。又称穆棱窝集岭。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