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南卫
明洪武十年 (1377) 升叙南千户所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即今四川宜宾市。后废。
明洪武十年(1377年)升叙南千户所置,治今四川省宜宾市。属四川都司。清康熙元年(1662年)废。
明洪武十年 (1377) 升叙南千户所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即今四川宜宾市。后废。
明洪武十年(1377年)升叙南千户所置,治今四川省宜宾市。属四川都司。清康熙元年(1662年)废。
①亦名龙水、龙泉水。即今山东青州市南石沟河。《水经·巨洋水注》:洋水“西出石膏山西北石涧口,东南径逢山祠西。洋水又东南历逢山下,洋水历其阴,而东北流,世谓之石沟水,东北流出于委粟山北,而东注于巨洋”。
即柴河堡。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南柴河堡。《清太祖实录》: 明万历二十 一年 (1593) 九月,努尔哈赤追击扈伦叶赫部为首九部兵,“至哈达国柴河寨南渥黑运之处”。又作柴河堡、钗哈寨。在今辽宁省开原市东南。
即今江苏高邮市南渌洋湖。《水经·淮水注》:“中渎水自广陵北出武广湖东,陆阳湖西,二湖东西相直五里。”
即黑龙江。在今黑龙江省北及俄罗斯境内。清何秋涛 《朔方备乘》 卷24: “黑龙江,满州语曰萨哈连乌喇。萨哈连谓黑,乌喇谓江也。”
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五十里白洋村。明设白洋巡司于此。清乾隆时移驻柯桥镇。在湖北省枝江市西部、长江北岸。面积135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白洋,人口 2800。原名白羊,因江边有巨石,色白似羊,故
在今河南尉氏县城东南。《寰宇记》卷1开封府尉氏县:“阮籍台在县东南二十步。籍每邀名贤携酌长啸登此也。”
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北岸。《资治通鉴》:唐乾元二年(759),史思明分四道进兵汴州,令“史朝义自白皋”济河。即此。
亦作凤女台。在今陕西宝鸡县南。《水经·渭水注》:“又有凤台凤女祠,秦穆公时,有箫史者,善吹箫,能致白鹄孔雀。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为作凤台以居之,积数十年,一旦随凤去。”
在今福建将乐县东南。《清一统志·延平府》 “高滩市”条下:“水南市,在(将乐)县东南一里三华桥头。”
隋大业年间建,在今山西汾阳县东。《方舆纪要》 卷42汾州府: 临汾宫在 “府东十五里,隋大业四年建以避暑,盖据文湖之胜而为之,亦谓之汾水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