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四川双流县南黄龙溪镇。清同治 《仁寿县志》 卷1: 东北顺河乡二甲有黄龙溪场。
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南六十里。《北齐书·陆法和传》:“初,八叠山多恶疾人,法和为采药疗之,不过三服皆差,即求为弟子。” 《舆地纪胜》卷82襄阳府:八叠山“在南漳县西六十里。司马宣公凿石开道,屈曲八叠,因名
在今四川天全县东。《方舆纪要》 卷73天全六番招讨司: 硫黄溪 “在司东三十里。溪水作硫黄气,浸灌瘠田,禾苗特盛”。
在今青海平安县西小峡口,湟水南岸。清同治二年 (1863),回族首领马桂源等据险反,官军数日始克。
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北五十四里统景镇南。清道光 《江北厅志》 卷1: 温塘峡 “厅东北一百四十里。两岸悬崖陡壁,高峻凌云。上游小溪有虎跳溪、 飞龙滩、 象鼻咀、 立马石、 ȸ
唐开元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或石棉县西北境。北宋以后废。
在今湖北省西北部。为汉水支流。有西、南两源: 南源名官渡河,源出川、鄂、陕三省交界之阴条岭,东北流; 西源名汇湾河,源出陕西镇坪县东北,至余药铺折向湖北竹溪县境,至竹山县两河口与官渡河汇流后,始名堵河
即平虏砦。今河北肃宁县。《方舆纪要》卷13肃宁县:“宋雍宁三年置平卤砦,淳化初改平卤城。景德二年又改为肃宁城。”
即赤城。在今陕西华县西。《水经·渭水注》: “渭水又东径峦都城北,故蕃邑,殷契之所居。《世本》 曰: 契居蕃。阚骃曰: 蕃在郑西。然则今峦城是矣,俗名之赤城。”又作赤城。在今陕西省华县西北。北魏时属郑
在今江西庐山五老峰后。《清一统志·南康府一》:三叠泉“其泉下注盘石,三叠而后至地,亦名三级泉。游者谓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玉摧水,下级如五龙走潭,真天下绝景,非谷帘双瀑所可方”。又称三级泉、水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