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卢龙县

卢龙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新昌县置,属平州。治所即今河北卢龙县。大业初为北平郡治。隋末改为肥如县。唐武德二年(619)复名卢龙县,为平州治。元为永平路治。明为永平府治。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东北部。属秦皇岛市。面积961平方千米。人口41.7万。辖6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卢龙镇。西汉置肥如县,治今县北,属辽西郡。北魏析置新昌县,治今县,为北平郡治。隋开皇六年(586年)肥如县省入新昌县;十八年(598年)新昌县改名卢龙县。因县城西傍古漆水(今青龙河)得名。《卢龙县志》载:卢者黑也,龙者水也,北人谓黑水为卢龙。唐为平州治。北宋改卢龙县为卢城县,金复名卢龙县。蒙古为兴平府治。元先为平滦路治,后为永平路治,明、清为永平府治。1913年裁府,为卢龙县。1914年属直隶省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7年属晋察冀边区。1948年划归河北省唐山专区。1958年并入昌黎、迁安二县。1961年复置,属唐山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3年划归秦皇岛市。地处燕山南麓低山丘陵区,有滦河、青龙河、西洋河等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甘薯、玉米、高粱、小麦、稻等。为省商品粮、牛、猪生产基地县。以加工淀粉制品著名,有“粉乡”之誉。盛产苹果、核桃、葡萄。有水泥、化工、食品等工业。京哈、京秦铁路及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昌卢等公路经此。古迹有长城、石经幢。


猜你喜欢

  • 广雅书院

    在今广东广州市西村。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倡办。清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1901年改为两广大学堂,1903年改为两广高等学堂,后又改为广雅中学。书院由于历经兵燹,绝大多数建筑及文物已荡然无存。今仅存山

  • 大庆山

    在今广东英德市北。《清一统志·韶州府》:大庆山“在英德县北。即古英州治。西有流杯池。《旧志》:龙山在县北半里,大庆山在县北二里,盖即一山而异名也”。

  • 营盖场

    清初置,为盐场。在今辽宁营口市东南二道沟。盐滩跨盖平、营口二县境,故名。初隶奉天府尹,光绪末始就场设局,民国设场知事。

  • 白桑关

    即今湖北郧县东北白桑关镇。《清一统志·郧阳府》:白桑关“在郧县东北八十里”。

  • 金家桥

    即今安徽肥西县西北金桥乡。旧属合肥县。清光绪 《皇朝中外一统舆图》: 合肥县西南有金家桥。

  • 华山郡

    ①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置,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孝昌二年(526)为东雍州治。辖境相当今陕西华县、华阴市地。隋开皇三年(583)废。②南朝宋大明元年(457)置,属雍州。治所在大堤(今湖北宜

  • 小空山遗址

    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偏北四十四里杜庄东南。198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南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在小空山洞内发现一批古脊椎动物化石和一百零五件石器。经鉴定,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年代为更新世

  • 垂河

    即碎叶水。亦名吹河。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境内之楚河。《元朝秘史》 卷5: “王罕又走去回回地面垂河。” 即此。

  • 南合州

    南朝梁太清元年 (547) 改合州置,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雷州、湛江、遂溪、徐闻等市县地。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改为合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治所在海康县 (

  • 福建会馆

    又称天后行宫。在今山东烟台市中心。清光绪十年 (1884) 动工,三十二年建成。为福建商贾在原籍募款所建。会馆坐北朝南,面积3500平方米。有大门、戏楼、山门、大殿、左右廊庑,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