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龛山
在今四川巴中市南。《舆地纪胜》 卷187巴州: 南龛 “在州南二里。凿石为佛”。《方舆纪要》卷68巴州: 南龛山 “在州南一里。悬岩绝壁,多奇胜”。有隋、唐、宋摩崖造像及开元、会昌、淳熙等年号题记。
在今四川巴中市南。《舆地纪胜》 卷187巴州: 南龛 “在州南二里。凿石为佛”。《方舆纪要》卷68巴州: 南龛山 “在州南一里。悬岩绝壁,多奇胜”。有隋、唐、宋摩崖造像及开元、会昌、淳熙等年号题记。
东魏改西舞阳县置,为期城郡治。治所在今河南舞钢市西。隋末废。古县名。东魏改西舞阳县置,治今河南省泌阳县西北。属期城郡。隋大业初废。
即大头山。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彰德府 一》: 大头山,“ 《府志》:大头山,一名殿子山”。即“大头山”。
①西魏置,属淯阳郡。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境。北周废入黄土县。②即上甲县。治所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南夹河镇。《隋书·地理志》 西城郡黄土县:“并赤石、甲、临江三县入焉。”即“上甲县(1)”。
北宋景德二年(1005)置,为铸铁钱监,属嘉州。治所在今四川乐山市。南宋建炎三年(1129)废。
在今浙江萧山市南二十八里临浦镇。《宋书·孔觊传》: 南朝宋泰始二年 (466),吴喜等率军“向黄山浦”。即此。
即广武镇。在今蒙古国东南苏赫巴托省南境。金幼孜 《北征后录》: 明永乐十二年(1414),成祖亲征阿鲁台,五月 “次广武镇,即哈剌莽来”。
①东晋安帝时置,属马头郡。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境。南齐属钟离郡。后废。②北魏改灵县置,为南清河郡治。治所即今山东高唐县南三十里南镇。北齐废。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山东省高唐县南南镇。属清河郡。北魏太和中
在今湖北云梦县南十八里隔蒲镇。《清一统志· 德安府》: 隔蒲潭镇 “在云梦县南,临涢水”。在湖北省云梦县西部。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6.7万。镇人民政府驻隔蒲潭,人口5960。春秋时蒲骚地,因涢水相隔
又名夏泽。在今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西北十五里夏垫附近。《水经·鲍丘水注》: “鲍丘水又东南入夏泽。泽南纡曲渚一十余里,北佩谦泽,眇望无垠也。” 《资治通鉴》: 东晋隆安元年 (397),燕慕容宝“尽徙蓟
在今江苏常州市东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 毗陵宫,“隋大业十二年,敕郡通守路道德集十郡兵匠,于郡东南起宫苑,周十二里,内为十六离宫,环以清流,荫以嘉木,拟于东都西苑,而奇丽过之。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