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分水县

分水县

唐武德四年(621)分桐庐县置,属严州。治所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五十四里分水镇。《寰宇记》卷95分水县:“取桐庐江水中分为名。”七年(624)省。如意元年(692)改为武盛县,神龙元年(705)复名分水县,属睦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属严州。南宋咸淳元年(1265)属建德府。元属建德路。明、清属严州府。民国初属浙江金华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58年撤销,并入桐庐

县。


古旧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桐庐县西境置,治今浙江省桐庐县西北分水镇。“取桐庐江水中分为名”(《太平寰宇记》)。武德七年省入桐庐县。如意元年(692年)复置武盛县,“因界内武盛山以为名”(同上)。神龙元年(705年)复改旧名分水县。属睦州。北宋末属严州。南宋属建德府。元属建德路。明、清属严州府。1958年复并入桐庐县。


猜你喜欢

  • 清水江

    ①即今广西武鸣县中部武鸣河。源出马山县古零乡,南流经武鸣县,西流入隆安县境,注入右江。《方舆纪要》 卷111思恩府: 清水江 “在府北。东南流,城中有通津水、桥利水俱流合焉,下流会于大榄江”。②即今广

  • 黑庄窝堡

    明置,属广宁中右所。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南五十里大黑庄科。明 《辽东志》 卷3: 黑庄窝堡“官军二百五十一员名。堡南石夹河口可屯兵,堡东夹山儿可按伏”。

  • 石含山

    即今江西遂川县西湘赣交界之万洋山。《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龙泉县:石含山在“县西百五十里,延袤数百里,跨永新及湖广之桂阳、茶陵二州界。 一名万羊山。《郴志》:石含山接吉州泰和县界,有石室,因名含。或以

  • 王坪村

    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建东县治此。

  • 白岩山

    ①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0乐平县“石梯山”条下:“白岩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下有杨赵水,北流合沾水。其麓据马岭隘口,接直隶邢台县界,五代末为河东守险之地。”②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二十五里。《寰

  • 弥沙浪河

    在今云南剑川县南。《方舆纪要》 卷117剑川州: 弥沙浪河 “在州南百里白水场,与剑湖水汇而南流”。

  • 葭芦砦

    北宋置,属临泉县。在今陕西佳县北十里。元符二年 (1099) 升为晋宁军。

  •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在今江西萍乡市东南安源镇半边街。1922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筹备委员会。5月1日,正式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这里最初是湖北同乡会会址, 由俱乐部租用。安源路矿工人罢

  • 岑巩县

    1930年改思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据《清一统志·思州府》:岑巩山“在府城西二十里。峰峦层叠,连亘百里”。县因岑巩山为名。按:岑巩,侗语意为大山。在贵州省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

  • 柴集

    即柴家集。今安徽阜南县北柴集镇。清乾隆《阜阳县志》 卷4: 柴家集在 “西乡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