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山
即拔达岭。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口。唐时通往西域的重要山隘。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跋禄迦国 “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至凌山。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矣。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冰”。
即拔达岭。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口。唐时通往西域的重要山隘。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跋禄迦国 “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至凌山。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矣。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冰”。
宋大理置,属善阐府。在今云南澄江县北三十五里阳宗镇。元改阳宗县。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澄江县东北阳宗。蒙古宪宗时改置千户,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为阳宗县。
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十四里曹行镇。为明副使曹闵故宅,因以为名。
在今湖南临武县南十五里。《明一统志》卷64衡州府:秀岩“东北有穴通明,石乳结聚。下有两穴,水出其左为大溪,流二百余步,复入右穴”。《清一统志·桂阳州》:秀岩“岩石天成,门奥俱备。中平旷,可坐数百人。四
①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置,属河州。在今甘肃和政县南。金升为通会关寨。元废。②北宋元符元年 (1098) 筑,属会州。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宋史· 地理志》 会州: 会宁关,“旧名颠耳关,元符元
亦曰东泰山。在今山东临朐县南九十里,与沂水县接界。《周礼·职方》:“正东曰青州,其山镇曰沂山。”《清一统志·青州府一》:“按郑康成《周礼注》:沂山为沂水所出。今沂水实出沂水县雕崖山,其流北去此山尚五十
蒙古太宗八年 (1236) 升涿州置,治所在范阳县 (今河北涿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涿州市及北京市房山区地。中统四年 (1263) 复为涿州。蒙古太宗八年(1236年)升涿州置,治范阳县(即今河北涿州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北三十六里丁沟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甘泉县东北有丁沟。民国《江都县新志》卷2有丁沟镇。在江苏省江都市中北部、三阳河两岸。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丁沟,人口44
元置,在今山东沂南县南四十四里葛沟镇。明置葛沟店巡司。清康熙十六年 (1677)裁。元置,即今山东省沂南县葛沟镇。明省,称葛沟店。
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南二铺村一带。《辽史·地理志》:德州“有白道坂”。
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北八十五里义院口乡。长城隘口之一。《明史·地理志》 永平府抚宁县:“又有董家口、义院口等关。”明于此设守备,清改置把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