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南省
1932年伪满取消哲里木盟,成立兴安南分省。1934年改为兴安南省。省会在达尔罕王府(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保康镇西南花吐古拉苏木附近)。1935年9月迁王爷庙街(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驻地乌兰浩特市)。辖通辽县及科尔沁左翼前、科尔沁左翼后、科尔沁左翼中、科尔沁右翼中、科尔沁右翼前、科尔沁右翼后、扎赉特等旗。1943年并入兴安总省。将醴泉县和奈曼旗、喜扎嘎尔旗划入,成立兴安南地区行署。
1932年伪满取消哲里木盟,成立兴安南分省。1934年改为兴安南省。省会在达尔罕王府(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保康镇西南花吐古拉苏木附近)。1935年9月迁王爷庙街(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驻地乌兰浩特市)。辖通辽县及科尔沁左翼前、科尔沁左翼后、科尔沁左翼中、科尔沁右翼中、科尔沁右翼前、科尔沁右翼后、扎赉特等旗。1943年并入兴安总省。将醴泉县和奈曼旗、喜扎嘎尔旗划入,成立兴安南地区行署。
一作冲山。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二十五里太湖滨。有巨石突出湖中,名鼋头渚。明洪武《无锡县志》卷2:充山“与独山相对”。
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两垭山“在府东北七十里。山岭分峙两垭,路通青川、广、昭等处”。
即同涡驿。在今山西清徐县东三十里同戈站村。《清一统志·太原府》:同戈驿“在徐沟县北关外西隅,即洞涡字之讹也”。
又名木鹿城、马鲁。即今土库曼斯坦马雷。《元史· 地理志 · 西北地附录》 有 “麻里兀”。
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百侯镇。《清一统志·潮州府》: 白堠巡司“在大埔县东南六十里白堠隘。原名大产,明嘉靖中置于县南大产村,后迁黄沙,而司名未改。本朝嘉庆二十四年移此,改今名”。
指今四川青衣江支流安河溪。《元和志》卷32洪雅县: “县西有洪雅川,以名县。”
北魏平城内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魏书·太祖纪》:天赐六年(409)十月,“帝崩于天安殿”。即此。
一作也迷里河。即额米尔河。今新疆额敏县之额敏河,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境之阿拉湖。
又名浯汶。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水经·潍水注》: “ (浯) 水出浯山……东北入潍。”(1)即“浯汶”。见“五汶”。(2)又名清河。源出今山东省莒县北浯山,东北流经安丘、诸城二市县,至高密县界入潍河。
即今广东平远县西北八尺镇。清设八尺墟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