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仁县

兴仁县

①辽开泰二年(1013)置,属上京临潢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县衙在上京南城东门之东南。金废。

②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属奉天府。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三十四年(1908)移治抚顺城,改名抚顺县。

③1914年改新城县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兴仁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据《地学杂志》1914年第7、8期载《拟改各省重复县名呈文并批》:“该县虽设治新城,而境界实由普安县划出兴仁等四里而成。”故以兴仁里为名。


(1)古县名。(1)辽开泰二年(1013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南林东镇南古城。为临潢府附郭县。金废。(2)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置,治今辽宁省沈阳市,与承德同为奉天府治。光绪三十一年移治今抚顺市(浑河北岸)。三十四年改名抚顺县。(2)今县名。在贵州省西南部。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1785 平方千米。人口45.7万,有汉、布依、苗、回、彝、黎等民族。辖9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明置新城千户所,隶安南卫。清康熙十年(1671年)裁新城千户所,徙普安县于此;二十二年县治徙新兴所(今普安县)。嘉庆三年(1798年)新城设普安县丞。1912年置新城县。1913年属黔西道。1914年因与直隶、吉林等省新城县重名,更名兴仁县。因原为普安县兴仁里得名,属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49年为兴仁专区驻地。1952年专署迁兴义,改名兴义专区,属辖。1956年属安顺专区。1958年贞丰县并入,1961年贞丰县析出。1965年复属兴义专区,1982年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势西高东低。麻沙河源于县境中部,向北流入北盘江;大田河源于县境东南部,流入贞丰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烤烟、花生等。矿产有煤、汞、金、锑、硫铁、褐铁、铝土、大理石等。有采煤、水泥、农机修理、卷烟、皮鞋、电池、造纸等厂矿。断顶、沙兴、兴安公路在此交会。名胜古迹有交乐汉墓群。


猜你喜欢

  • 宅阳

    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史记·魏世家》:惠王五年(前365),“与韩会宅阳”。《正义》引《括地志》:“宅阳故城一名北宅,在郑州荥阳县东南十七里。”

  • 刻石山

    ①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刻石山 “在会稽西南七十里。晋时王彪有《会稽刻石山》 诗”。因秦始皇曾至此刻石颂德而名。②即今浙江嵊县西南独秀山。宋高似孙 《剡录》卷2引 《十道志

  • 元暐墓

    在今河南洛阳市北八里金家沟村西。1928年被盗掘, 出土墓志一方。志文称:“王讳,字仲冏,河南洛阳人,太祖道武皇帝六世孙也。”志文称冏由谏议大夫转中书侍郎,除辅国将军光州刺史,又除给事

  • 宜山县

    ①五代晋改唐兴县置,属莫州。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南。后周显德六年 (959) 废。②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改义川县置,属丹州。治所即今陕西宜川县。元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

  • 法云 (雲) 寺

    在今江苏扬州市。东晋时为谢仁祖住宅,后建为寺。《资治通鉴》: 唐光启三年 (887),“ (杨) 行密伏甲执 (高) 霸及丁从实、余绕山,皆杀之。又遣千骑掩杀其党于法云寺,死者数千人。是日,大雪,寺外

  • 仙峰寺

    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中之仙峰寺。清光绪谭钟岳《峨山总图》有仙峰寺。

  • 萯山

    一名东首阳山。在今河南巩义市北,黄河南岸。《山海经·中山经 ·中次三经》: “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 其阳多㻬琈之玉, 其阴多赭、 黄金。” 《水经·河水注》: “皇甫谥 《帝王世纪》

  • 左担山

    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江油市东北。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卷2《汉中志》:平武县“有关尉。自景谷有步道径江油左担出涪,邓艾伐蜀道也”。《方舆胜览》卷70龙州:左担路“自文州界青塘岭至州百五十里。《地理志》:

  • 枫洋

    在今广东潮安县西北古巷镇南枫洋村。旧属海阳县,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四年 (1371) 移治今潮州市南园头村。嘉靖末废。

  • 黄庭坚墓

    在今江西修水县西二十五里杭口乡双井村。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 (今江西修水) 人。北宋治平进士,曾任校书郎、起居舍人。开创了江西诗派,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