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者左卫
明永乐二年(1404)析兀者卫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中上游流域。后废。
明永乐二年(1404年)置,治今黑龙江省汤旺河上游。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明永乐二年(1404)析兀者卫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伊春市汤旺河中上游流域。后废。
明永乐二年(1404年)置,治今黑龙江省汤旺河上游。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简州置,治所在宁浦县 (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邕宁二县部分地。大业二年 (606)废。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简州改名,治宁浦县(今广西横县南
即今浙江象山县西亭溪乡。清乾隆《象山县志》卷1:大溪桥铺在“县西十里”。
又名百善铺。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百善镇。《方舆纪要》卷21宿州“第城驿”条下:“又有百善道驿在州西七十里。《寰宇记》云:古有百战道也。”
清置,属太仆寺。驻地在齐齐尔汉河(今内蒙古丰镇市北饮马河)。乾隆间移马莲渠地方(今河北张北县马蓝渠)。《清一统志·牧厂》:太仆寺右翼牧厂“在张家口西北三百十里齐齐尔汉河。东西距一百五十里, 南北距六十
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白龙河“在府西北五十里。西接得胜河,东通澡港,入大江”。
即今安徽濉溪县南,浍河南岸之南坪镇。《清一统志·凤阳府二》: 南平集,“嘉庆八年添设抚民同知,并设照磨驻此。十三年改为凤颍捕盗同知,照磨裁”。
即甄夫人墓。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东西二灵芝村之间。《三国志·魏书·文昭甄后传》: 明帝太和四年 (230) 十一月,“以后旧陵庳下,使 (甄)像兼太尉,持节诣邺,昭告后土,十二月,改葬朝阳陵”。
在今湖南溆浦县西北四十里,与乌龟山对峙。山下水气上腾,时有云雾瀰漫,故名。以安化有云雾山,故此称小云雾山。
唐天宝元年(742)改安固县置,属咸安郡。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三十三里安固乡群力村。乾元初属蓬州。贞元元年(785)移治营山歇马馆,宝历元年(825)废入蓬池县, 大中中复置。北宋熙宁五年(1072
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习安州置,属普定府。治所即今贵州安顺市东旧州镇。成化中移治普定卫城(今贵州安顺市)。万历三十年(1602)升为安顺府。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习安州置,治今贵州省安顺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