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余水

余水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南。为安仁江(今信江)支流。《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余汗县:“余水在北,至阳入湖汉。”《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余水“在余干县治前,会县之东南诸溪余水,故名。以其三道而入, 又名三余。或曰吴、楚、越之余水也,故名三余”。

②又作良余水。在今陕西华阴市西。《山海经·中山经》:良余之山“余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河”。《水经·渭水注》:余水“南出良余山之阴,北流入于渭,俗谓之宣水也”。


猜你喜欢

  • 交岗

    在今云南开远市南。《方舆纪要》卷115阿迷州:交岗“在州南。其地东西绵亘,与交趾分界。明朝天启二年,水西安邦彦作乱,沾益土酋亦应之,乌撒安効良复叛,引兵入沾益,抵交岗,犯安南长官司。竜古哨土官沙源击走

  • 娄山关

    一称娄关、太平关。在今贵州遵义县北大楼山上。为黔北险关。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攻克此关,大败国民党军队。又称娄关、楼山关、太平关。在贵州省遵义市城区北,遵义、桐梓二县交界处。为大娄山重

  • 河东山西道宣慰司

    元初置,属中书省。治所大同路 (治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及内蒙古河套至集宁市一带。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为山西等处行中书省,移治所太原府 (今山西太原市)。元置,治大同路(今山西大同市)

  • 观兵台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方舆纪要》卷48孟津县:“相传武王观兵于此。一名选将台。”

  • 金微山

    又名金山。即我国新疆北部与蒙古国间之阿尔泰山脉。《后汉书·耿夔传》: 永元三年 (91),耿夔伐北匈奴,“将精骑八百,出居延塞,直奔北单于延,于金微山斩阏氏、名王以下五千余级”。即此。古山名。即今新疆

  • 社渚镇

    北宋置,属溧阳县。即今江苏溧阳市西南社渚镇。在江苏省溧阳市西南部、宜溧山地西北边缘、梅渚河两岸。面积126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社渚,人口1.1万。相传驻地四周环水,旧时设有神社四时祭祀

  • 三洲墟

    即今广东高明市西三洲镇。万历《广东通志》卷46:高明县有三洲墟。明万历中迁太平巡司于此,清雍正九年(1731)改为三洲巡司。

  • 长乐国

    西晋太康五年(284)改安平国置,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冀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武邑、枣强、新河、南宫、广宗等县市地。北魏改为长乐郡。西晋太康五年(284年)改安平国置。治信都县(即今冀州市),辖

  • 石臼湖

    在今江苏溧水、高淳与安徽当涂三县间。《寰宇记》卷90升州溧水县:石臼湖“西连丹阳湖,岸广一百六十余里。北枕横山,东连廪丘山”。《景定建康志》卷18:石臼湖“纵五十里,衡四十里,四连丹杨湖,湖中有军山、

  • 摆金场

    即今贵州惠水县东摆金镇。清爱必达 《黔南识略》 卷3定番州: 场市有 “摆金”。摆金,系布依语音译,意为打铁、做金银首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