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代州

代州

隋开皇五年(585)改在肆州置,治所在广武县(十八年改雁门县,即今山西代县)。大业三年(607)改为雁门郡。唐武德元年(618)复置代州。天宝初又改雁门郡,乾元元年(758)复为代州。辖境相当今山西代县、繁峙、原平、五台等县地。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洪武二年(1369)降为代县。八年(1375)复为代州。清雍正二年(1724)升为直隶州。1912年又改为代县。


隋开皇五年(585年)改肆州置,治广武县(后改雁门县,即今山西代县)。大业中改为雁门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代州。辖境约当今山西省代县、繁峙、五台、原平等县市。金、元时一度缩小。清雍正后为直隶州,1912年废。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亲率主力战败总兵周遇吉于此。


猜你喜欢

  • 雒县

    西汉高帝时置,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广汉市。《元和志》 卷31 雒县: “县南有雒水因以为名。”王莽改为吾雒。东汉复名雒县,为广汉郡治。初平中徙益州治此 (后徙治成都)。西晋泰始二年 (266) 为新

  • 乐安镇

    ①北宋置,属仪陇县。在今四川仪陇县北四十五里乐安观。②在今山西代县北。《资治通鉴》:唐大顺元年(890)胡三省注引 《考异》:“《太祖纪年录》:……李存孝引前锋与赋战于乐安镇,赋军大败,遁走。”③本清

  • 菖蒲桶

    在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五十六里打拉。清代属维西厅。打拉藏语称为菖蒲桶,“菖蒲” 为一层层,“桶” 为平地,意即层层平地,当地因有三个缓坡台地延伸到怒江边,故名。

  • 晋安寨

    一名晋安乡。在今山西太原市晋祠镇南。《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元年 (936),“ (石)敬瑭引兵会契丹国晋安寨,置营于晋安之南”。即此。又作晋安乡。在今山西省太原市晋祠镇南。《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

  • 时堰镇

    即今江苏东台市西南时堰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东台县:“时堰镇在治西南三十里。”在江苏省东台市西南部。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时堰,人口 5000。相传明正统年间以梅姓迁此筑圩名

  • 延寿溪

    在今福建莆田市北七里。《方舆纪要》卷96莆田县:延寿溪“其上源曰巨溪,在府西五十里。首受游洋、漈溪、九鲤湖诸水,东会荻芦、渔沧、八濑水,经延寿村,曰延寿溪。一名绶溪,以水绿如绶也。唐神龙间,有吴兴者,

  • 东新蔡郡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置,属东豫州。治所在固始县(今河南固始县东北)。南朝梁大通元年(527)属西豫州,太清元年(547)属淮州。东魏武定七年(549)仍属东豫州。北齐废。

  • 斜恭州

    唐开元后置,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北宋改为隶恭州。

  • 松源县

    五代南唐保大九年 (951) 升松源镇置,属建州。治所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旧县。北宋开宝八年 (975) 改名松溪县,并移今治。古县名。五代南唐保大九年(951年)升松源镇置,治今福建省松溪县东北旧县。

  • 绿萝山

    在今湖南桃源县南十五里。下有潭。《水经·沅水注》: 沅水 “东带绿萝山,绿萝蒙幂,颓岩临水,实钓渚渔咏之胜地,其迭响若钟音,信为神仙之所居”。《道书》 以为第四十二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