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京西路

京西路

北宋至道三年 (997) 置,治所在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许昌二市及淮阳县以西,崤山、熊耳等山以东,沁、卫二河以南; 安徽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 陕西秦岭以南,子午河及大巴山以东; 湖北郧水以西,京山、钟祥等县市及荆山以北地区。熙宁五年 (1072) 分为南北二路,大体上以伏牛山、方城山、桐城山为界。北路治所在河南府,金改为南京路; 南路治所在襄阳府 (今湖北襄樊市)。元废。


宋至道十五路之一,治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因在京师开封府之西,故名。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郑州、许昌、淮阳等市县以西,崤山、熊耳山以东,沁河、卫河以南;安徽省西肥河以西,淮河以北;陕西省秦岭以南,子午河、大巴山以东;湖北省涢水以西,京山、钟祥等市县及荆山以北地。熙宁五年(1072年)分为南、北二路。元废。


猜你喜欢

  • 斜口水

    即今江西上高县西南之南港河。《舆地广记》 卷25瑞州: 上高县有斜口水。《方舆纪要》 卷84瑞州府上高县: 斜口水 “在县西十里。源发蒙山,入于蜀江”。

  • 鹿径岭隘

    在今山西岚县北六十五里鹿径沟村。明置鹿径岭巡司。

  • 亭水

    在今江苏句容县东。《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句容县: “亭水旧在城东。《志》 云,源出县北三十里之亭山,绕县城东,又南与赤山湖合,流经百堽堰,下流入于秦淮。”

  • 故郡城

    即今河北行唐县北故郡村。西汉至东晋为南行唐县治。《方舆纪要》 卷14行唐县引 《城冢记》: “今县北三十里有行唐故城,俗谓之故郡城,以后魏尝置唐郡于此也。”

  • 和尚原

    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三十五里。《宋史·吴玠传》: 南宋绍兴元年 (1131),“金将没立自凤翔,别将乌鲁折合自阶、成出散关,约日会和尚原”。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 卷322: “和尚原,在大散关之东,距

  • 宁林铁路

    从黑龙江宁北(今牡丹江市)至林口。长110公里。日伪于1934—1936年修筑。今为牡佳铁路的一段。

  • 八角海口

    在今山东烟台市西北八角乡,北濒渤海。《宋史·高丽传》:淳化四年(993),“遣秘书丞直史馆陈靖、秘书丞刘式为使,……靖等自东牟趣八角海口”。即此。

  • 阳宕县

    北周置,为宕昌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宕昌县东南。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良恭县。古县名。北周置,治今甘肃省宕昌县东南。属宕昌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良恭县。

  • 马脑观

    即今湖北谷城县西北马脑观。《清一统志·襄阳府三》:马脑观“在谷城县西一百八十里阴岩山。本朝乾隆十九年设巡司。嘉庆十一年裁”。

  • 马边营

    清置,属四川提督。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乾隆二十九年(1764)改设马边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