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山

五山

①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南六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五山“孤峰独出,其下散为五支,联络相属,巍然为群山之长”。

②又名五峰山。在今广东顺德市东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顺德县:五山在“县东北二里。有五峰:一曰拱北,二曰华盖,三曰安东,四曰登俊,五曰迎晖,环列如星”。又《清一统志·广州府》:华盖山“在顺德县南半里,又有安东山、迎晖山、登俊山、锦岩山,在县东北,皆高十余丈,五山环列,累累如五星,总名五峰山”。

③在今四川荣县西北。《方舆胜览》卷64绍熙府:五山在“州北。凡五山:以西为上,州治据其首,州学次之,嘉祐寺又次之,天庆观又次之。东郭外东岳祠又次之。州之西北曰凤鸣山,州之西南曰浮图崖,相连如画屏”。《方舆纪要》卷72荣县:凤鸣山,“《志》云:自县治北至县治西南之浮图崖,有五山相连,亦曰五山”。


区片名。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部、五山路中段,北与沙河镇长村相邻,南至广九铁路。因该处山塘为五个山头环绕,喻“五马饮泉”,故名。原是荒山野岭。1925年广东大学在此建农场,1934年中山大学迁此,并渐成圩镇。有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为多路公共汽车总站。


猜你喜欢

  • 热莫且

    西藏古地名。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西藏诸小邦,建成吐蕃王朝 (约629—842),定都于逻娑 (藏文意为 “山羊地”),在全境设置四个如(藏文意为 “翼” 或 “部”) 的军政区域,其中,乌如(藏

  • 铁桥节度

    唐贞元十年 (794) 南诏破吐蕃后置,治所在铁桥城 (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金沙江西岸塔城附近)。辖境约当今金沙江上游往东至雅砻江间云南及四川的部分地区。南诏后期废入剑川节度。唐咸通年间,南诏

  • 米粮关

    明置,属大足县。在今四川大足县东米粮乡。《方舆纪要》卷69大足县:米粮关在“县东二十五里”。

  • 兴泉省

    1933年12月由中华共和国(福建人民政府)改泉海省置,省会在晋江县(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仙游、德化、大田、安溪、同安、厦门等县市以南、以东地。1934年1月废。

  • 大河坝设治局

    1939年析共和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今青海兴海县西南大河坝乡。1943年改为兴海县。即“兴海设治局”。

  • 哈喇洪

    在今新疆尉犁县北。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于此置新平县。

  • 石湖荡市

    亦作石湖塘。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石湖荡镇。清光绪《江苏全图舆图》娄县图:西有石湖塘。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松江县西有“石湖荡镇”。

  • 安居山

    ①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隋书·地理志》 安陆郡应山县:“有安居山。”《舆地纪胜》卷83随州:安居山“在州东北一百十五里”。《清一统志·德安府》 安居山“在随州东北一百十五里,接应山县界”。②在今湖北巴

  • 又名北制、虎牢。西周东虢邑。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西。《左传》: 隐公元年 (前722),郑庄公即位,姜氏为共叔段 “请制。公曰: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五年(前7

  • 阿旁部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在今云南大关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