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丹山

丹山

①亦名丸山,又作凡山。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北纪山。《水经·巨洋水注》:朱虚“城东北二十里有丹山,世谓之凡山”。《方舆纪要》卷35临朐县“丹山”条引《大事记》:“轩辕征不道,东至海,登丸山,或讹为凡山,俗谓之丹山。西丹河、白狼河皆源于此。”

②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山海经·海内南经》:“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水经·江水注》:有大巫山“神孟涂所处……丹山西即巫山者也”。

③又名龟山。在今湖南辰溪县西南一里沅江南岸。山中有丹山洞,洞中原有清康熙年间所建丹山寺。下有钟鼓洞,深里许。临江峭壁有“壁立万仞”、“碧水丹山”、“寰海镜清”等石刻。明王守仁、薛瑄等有诗纪游。


(1)古山名。在今湖北省巴东县西。《水经注》:神孟涂所处。《山海经》曰: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居山上。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丹山西,即巫山也。 (2)村名。在海南省文昌市北部。属公坡镇。人口730。明末清初从本县后坡村迁此。单姓置居,靠山,取名单山;因“”与“丹”谐音,转今名。产稻、甘薯、花生。有公路东通公坡墟、西通二公堆墟。为近代琼剧艺术家吴法凤故里。


猜你喜欢

  • 氐陌山

    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寰宇记》卷84普成县:氐陌山“在县西三十五里。《旧图经》云:晋太康中,关西离乱,武都氐人流离入蜀,耕凿此山,遂成陌,因名”。

  • 养息牧城

    原名苏鲁克。 一作杨��木厂。 在今辽宁彰武县境内。清康熙三十一年 (1692) 科尔沁宾图郡王、土默特达尔罕王献为 “三陵” 牧养地,改名养息牧场。光绪二十八年 (190

  • 梁丘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北三十里。《春秋》: 庄公三十二年 (前661),“夏,宋公、齐侯遇于梁丘”。其地今为梁丘山。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成武县东北。《春秋》庄公三十二年(前662年):“宋

  • 大诸葛堰

    在今云南保山市南六里。《清一统志·永昌府》:大诸葛堰“在保山县南法宝山下,周遭九百八十余丈,中深二丈,汉诸葛武侯所浚。岁久淤涨,明成化三年巡按朱修筑,水分口为三,泄以灌田,俗呼为大海子

  • 鹿台 (臺)

    一名南单台。即今河南淇县治。殷纣王筑。后纣王死于此。《尚书·武成》: “散鹿台之财。” 《水经·淇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武王亲禽帝受辛于南单之台。” 《史记·殷本纪》: 帝纣 “厚赋税以实鹿台

  • 旌阳驿

    在今四川德阳市。德阳有旌阳之称。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9德阳县: “县一名旌阳。” 故以名驿。

  • 胡里改万户府

    元初改胡里改路置,属女直水达达路。治所在胡里改 (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中下游东岸一带。明改置忽儿海卫。元改胡里改路置,治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明废。

  • 阳三川

    在今甘肃庄浪县西。《明一统志》卷35平凉府:“阳三川在庄浪县西南七十里。山阳有三川,故名。”

  • 水西门

    五代杨吴金陵城西门之一。因地处内秦淮河的出城口,成为控制西水关的要隘,故名。明代改称三山门。即今江苏南京城水西门。区片名。在江苏省南京市区西部偏南,三山桥—银都商厦周围一带。水西门,五代杨吴时称龙光门

  • 洊安县

    南朝梁、陈间置,属绥建郡。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唐武德五年 (622) 为齐州治。贞观二年 (628) 属绥州,八年 (634) 改属贞州,十三年 (639) 属广州。至德二年 (757) 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