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广东南雄县西北百顺镇。明洪武十年(1377)置巡司于此。在广东省南雄市西部。面积274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百顺圩,人口810。1949年属南雄县七区。1958年设百顺公社,1983
在今甘肃成县城西裴公湖侧。《方舆胜览》卷70同庆府:八景楼“取仇池、子美祠、凤台、醉仙岩,仙人龛、鹿玉山、泥功山、裴公湖八景”。《元一统志》卷584成州:“宋游师雄诗有‘行尽秦川路,谁如此一州。半湖无
西晋太康二年(281)分丹阳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北五十四里王旭乡。《晋书·成帝纪》:东晋咸和二年(327),“苏峻使其将韩晃入姑孰,屠于湖”,即此。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当涂县。古县
在今江西宁冈县东北古城。《清一统志·吉安府二》:升乡寨巡司“在永宁县(治今新城乡)西十五里。本名胜业寨。明初置巡司于砻头隘。洪武五年, 以地僻,移驻于此。本朝改名升乡”。
在今湖北英山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8英山县:东汤泉在“县东南三里许,平地石中涌出。县西南三里, 又有西汤泉, 居民俱引以溉田”。
即今广东徐闻县东北石板墟。清宣统《徐闻县志》卷1:石板市在“县北六十里”。
即今湖南浏阳市东北三十里浏水滨古港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29载:浏阳县东有“古港市”。
在今河南信阳县南。《方舆纪要》卷50信阳州:九渡河“源出鸡翅山,溪涧萦委,沿溯九度,亦曰九曲河,经州南二十五里有卧牛河合流焉,谓之双河,又东北流合于浉水”。浉水东北流,注入淮河。
一名坛头山。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海中檀头山。《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象山县“东门山”条下:“又南十里有大门、担子、石坛等山。或曰石坛山即坛头山,有南北壳、莱蓝等澳,可以避
①北魏筑城,属阴槃县。在今陕西长武县西北三十里。《旧唐书·李怀光传》:“怀光频率师城长武,以处兵士,城据原首,临泾水,俯瞰通道, 自是为西边要防。”北宋咸平四年(1001)于此置长武县。②隋开皇中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