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两淮

两淮

①地区名。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

②盐政区域名。元初始置两淮盐运司于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产区包括今江苏长江以北淮南、淮北各盐场。明、清时行销地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大部分和河南省的一部分地区。其盐产量和行销地在全国各盐区中皆居首位。


(1)地区名。(1)宋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宋史·食货志·农田》:绍兴二十年(1150年)诏“两淮沃壤宜谷,置力田科,募民就耕,以广官庄”。(2)泛指江苏、安徽二省淮河南北广大地区。(2)盐政区域名,又称两淮盐场。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始置两淮运盐司于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产区包括今江苏省长江以北淮南、淮北各盐场。明、清时两淮盐行销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大部分和河南省一部分地区。明正统中,贵州亦食淮盐。在清末以前,“两淮”盐产量的丰富、行销地的广大,在全国各盐区中皆居首位。


猜你喜欢

  • 精河县

    1913年改精河厅置,属新疆伊犁道。治所即今新疆精河县。1930年属伊犁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天山支脉婆罗科努山北麓。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面积1.3万平

  • 元江县

    1913年改元江直隶州置,后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1980年改设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以元江直隶州改置,治今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

  • 仙人崖

    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街子街东南朱家后川。《清一统志·秦州》 “改龙山”条:“其旁为仙人山,亦名仙人崖。有岩突出两山间,其阿如屋。”分东庵、西庵、南庵、��珠山和宝盖山等部分。

  • 赤水墟

    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南赤水镇,东近台山市界。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开平县西南有赤水汛。

  • 易陬龙

    在今云南曲靖市北西平镇。元于此置交水县。

  • 七山砦

    俗名栖山圩。即今江苏沛县西南三十里栖山镇。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沛县城被水冲没,迁治于此。咸丰元年(1851)又陷于水,迁治夏镇(今山东微山县)。十一年(1861)还治今沛县,于此旧城南关筑土垣为

  • 洪林桥市

    即今安徽宣州市东洪林镇。明嘉靖 《宁国府志》 卷4宣城县: 由阳德门达广德县有洪林铺。清嘉庆 《宁国府志》 卷12宣城县: 洪林桥 “距城五十里”。

  • 金湖

    即今湖北大冶市东与阳新县交界处之大冶湖。《清一统志·武昌府》: 金湖 “在大冶县南半里。湖南为兴国州 (今阳新县) 界。春冬则涸,夏潦盛时, 由��源口入江”。即池潭水库。

  • 倒羊江

    一名晓羊江。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北五里。下流入乌江。《清一统志·思南府》 引《贵州通志》: “其水发源不广,由山谷溪流所聚,至隘溪渡,汇丰乐河。或云源出华盖山,东北流入乌江。”

  • 骐侯国

    西汉武帝时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乡宁县东南。东汉废。西汉元狩五年(前118年),武帝封驹几为骐侯,析北屈县置骐侯国,治今山西省乡宁县东南。属河东郡。东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