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川

东川

①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南妫水河。《辽史·圣宗纪》:统和十年(992), 圣宗“猎儒州东川”,即此。

②唐代“剑南东川”的简称。

③指今四川东部地区。范围大致有今万源、宣汉、达县、渠县、武胜、大足、荣昌、江津、綦江等县市以东地区。

④今四川荣县北旭水河(荣县河)上源之一。《方舆纪要》卷72荣县“荣川”条:“东川在县北。亦自仁寿县山谷中出,东南流经城下, 会于荣川。”清李元《蜀水考》卷11:“荣水有二源:西源出荣隐山为荣川,东源出梧桐沟为东川,左右绕荣县城为双溪。”

⑤即今新疆库车县境之库车河。《水经·河水注》:“东川水出龟兹东北,赤沙积犁,南流,枝水右出,西南入龟兹城。”


(1)古水名。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南妫水河。《辽史·圣宗纪》:统和十年(992年),圣宗“猎儒州东川”,即此。(2)见“剑南东川”。


猜你喜欢

  • 小丙山

    亦作小景山。在今陕西略阳县南,与大丙山相接。《寰宇记》卷135兴州顺政县:“大景山、小景山,景字本为丙,国讳改之,并在县东南七十里。”

  • 赤门

    春秋时吴都(今江苏苏州市)正南门。《吴地记》:“(匠)门南三里有葑门、赤门,有赤将军坟。在蛇门东,陆无水道,故名赤门。”

  • 鲜支涧

    亦作解支涧、西支涧。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晋书· 沮渠蒙逊载记》: 东晋义熙十三年 (417),北凉 “ (沮渠) 蒙逊为李士业败于鲜支涧”。《资治通鉴》: “ (李) 歆与战于解支涧,大破之。”

  • 清县

    ①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南。汉封功臣室中同为侯邑。东汉章帝时改为乐平侯国。②南朝梁置,属滶川郡。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西魏改为滶陂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南。属东郡。东汉

  • 象牙潭

    在今江西丰城市北象牙村。《陈书·周文育传》: 永定 三年 (559),周文育讨余公飏、余孝劢,“自率众军入象牙江,城于金口”。《资治通鉴》: 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抚州刺史危全讽自称镇南节度使,

  • 中川州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东北境。北宋属雅州。后废。唐羁縻州。在今四川省天全县、康定县一带。后废。

  • 小桥泊

    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北。《方舆纪要》卷42介休县:“小桥泊在县东北十八里,亦西入汾河。”

  • 南中

    ①地区名。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及云、贵两省。三国蜀汉以巴蜀为根据地,其地在巴蜀之南,故名。《三国志· 蜀书 · 诸葛亮传》: 建兴元年 (223),“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东晋常璩《华阳国志》 中有

  • 湾甸州

    明永乐三年 (1405) 升湾甸长官司置湾甸御夷州,直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昌宁县西南八十四里湾甸。清代属永昌府。民国初年废。明永乐五年(1407年)升湾甸长官司置,治今昌宁县湾甸镇。辖境相当今云

  • 甘卓垒

    又名草垒。在今江西萍乡市东芦溪镇西南古岗,为隋以前萍乡县治。《寰宇记》卷109袁州萍乡县:萍乡县故城“在县东四十里。晋大兴元年(318)陈敏自王江东,与杜弢相应作逆,晋遣镇南将军陶侃水陆二道来伐,甘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