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光县

东光县

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东光县东二十里。东汉为侯国。东魏为勃海郡治。北齐天保七年(556)移治今东光县东南三十里陶店。隋开皇三年(583)又移治后魏废勃海郡城(今东光县)。九年(589)为观州治。大业初属平原郡。唐属沧州。北宋为永静军治。金为观州治。元属景州。清属河间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东南部,东南邻山东省。属沧州市。面积701平方千米。人口 34.6 万。辖7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东光镇。西汉置东光县,治今县东找王镇南,属勃海郡。因此地原为东阳侯之封地,遂取“东阳”之意名东光。北魏属渤海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移今县东南陶氏故城。隋开皇三年(583年)移今址。唐末为景州治。五代周为定远军治。北宋为永静军治。金初为景州治,大安后为观州治。元属河间路景州。明洪武年间曾废东光县,寻复置,属河间府景州。清属河间府。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属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山东省沧南专区,1950年改属德州专区。1952年属河北省沧县专区,1958年划归天津市区,同年并入交河、宁津县。1961年复设东光县,属沧州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沧州市。地处河北平原东南部,西界南运河,地势低平。有宣惠河、沙河、龙王河等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棉花、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特产鸭梨、金丝小枣。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有机械、化肥、建材等工业。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104国道纵贯西部,东寨、东武公路横穿中部。


猜你喜欢

  • 帝丘

    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二十里。春秋时为卫邑。《春秋》: 僖公三十一年 (前627),“卫迁于帝丘”。即此。《左传》: 昭公十七年 (前525),辛慎曰,“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太平御览》 卷82引

  • 倘俸溪

    在今云南曲靖市西。《清一统志·曲靖府》: 倘俸溪 “在南宁县西。其源出涌克山,流经此有九湾,绕城而流”。

  • 驯禄县

    唐置,属羁縻驯州。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境。后废。

  • 龙爪城

    在今四川达川市西五里龙爪山。《元史·杨文安传》:至元九年(1272)“九月,筑金汤城,以积屯田之粮,且以逼宋龙爪城。虑宋兵必来争,遣韩福出兵通州,以牵制之,与宋兵遇于锉耳山,败之”。

  • 乌浒山

    即乌峦山。在今广西横县东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10横州:乌浒山“昔乌浒蛮所居之地,亦曰乌浦。……今山与贵县界相近,亦谓之乌蛮山”。古山名。又称乌蛮山。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东。乌浒蛮居住地。《后汉书

  • 宁安砦

    北宋崇宁五年(1106)置,属西安州。在今宁夏西吉县西北白城子乡上白城子。元废。

  • 高昌庙

    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三十六里六里乡。清同治四年(1865)设机器制造局于此,附近又有江南船厂。光绪间住持之女尼又在旧庙对面兴建新庙,由此便称旧庙为老高昌庙。

  • 蒲圻河

    即今湖北通城、崇阳二县及蒲圻市境之陆河。《方舆纪要》 卷76蒲圻县: 蒲圻河 “发源江西宁州之修水,合通城县之嶲水,北流至崇阳,会桃溪水,折而东,又折而西,过荆港北,径治南,又东北流,复折而西北至陆口

  • 扶沟县

    西汉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扶沟县东北四十四里古城村。《水经·沙水注》:“有扶亭,又有洧水沟,故县有扶沟之名。”东汉属陈留郡。三国魏属陈留国。西晋初废,后复置。东魏属许昌郡。北齐移治今扶沟县。隋属颍

  • 陇川堡

    在今陕西旬邑县北十五里。《清一统志·邠州》:陇川堡“四面壁立,溪涧环流。隋大业时,三水县尝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