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上饶县

上饶县

三国吴分余汉县置,属鄱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市西北天津桥。西晋省。《寰宇记》卷107信州上饶县:“所谓上饶者,以其傍下饶州之故也。”南朝宋复置,仍属鄱阳郡。隋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 为信州治。元为信州路治。明洪武三年(1370)徙治今上饶市,为广信府治。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1950年由上饶县城关区析置上饶市。1979年上饶县迁驻旭日村(今旭日镇)。


在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上游,南邻福建省。属上饶市。面积2240平方千米。人口69.4万。辖12镇、15乡。县人民政府驻旭日镇。三国吴析余汗县地置上饶县,治今上饶市西北,属鄱阳郡。以珍奇之物丰饶,又居余水(今信江)上游得名。晋省入葛阳县。南朝宋复置。隋复省入葛阳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饶州;七年省入弋阳县。乾元元年(758年)再置上饶县,为信州治。元为信州路治。明洪武三年(1370年)迁今上饶市区,为广信府治。1912年属江西省,1914年属豫章道,1927年属江西省。1950年析县治广平镇置上饶市,县市同城,属上饶专区。1960年撤上饶县入上饶市。1964年复设上饶县。1970年属上饶地区。1979年县人民政府迁驻旭日镇。2000年属上饶市。县境北部为怀玉山区,南部属武夷山区,信江横贯中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油菜籽、大豆、花生等,为省油菜籽、茶叶、蚕茧生产重点县。山地富森林,特产上饶早梨、上饶白眉茶。工业有电力、机械、磷肥、水泥、花岗石制品、造纸、建筑陶瓷、采煤、酿酒、草编工艺等,上饶全粮液酒有名。浙赣铁路横贯,有梨温高速、320国道、上分、二上、上乐等公路。纪念地有上饶集中营李村叶挺将军囚室、上饶集中营七峰岩监狱。名胜古迹有南岩寺、石人殿、灵山等。


猜你喜欢

  • 兴山县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属建平郡。治所在高阳城(今湖北兴山县北丰邑坪)。《舆地纪胜》卷74兴山县:“兴山者环邑皆山也,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上,故名。”南朝宋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属归州。贞观十

  • 辽阳府

    契丹天显十三年(938)置,治所在辽阳县(今辽宁辽阳市老城)。辖境相当今辽宁辽阳、本溪、鞍山、辽中等市县地。元改为辽阳路。明初废。清顺治十年(1653)复置,十四年(1657)徙治沈阳,改为奉天府。辽

  • 皂军山

    一名皂均山。在今陕西西乡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6西乡县:皂军山“相传张飞曾屯军于此”。而《清一统志·汉中府一》谓皂军山“上有擂鼓台。相传宋吴玠驻兵处”。

  • 三阳店

    即今湖北京山县北六十六里三阳镇。民国《湖北通志》卷73《兵事》:清同治三年(1864)十月,“任柱等已由京山折向三阳店”。

  • 西熊洲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寰宇记》卷157新会县:“西熊洲、东熊洲俱在县南二十七里海心,有孤山相对耸上。”

  • 虎槛洲

    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五十里长江中,东接芜湖市。《宋书·沈攸之传》: 泰始二年 (466) “以攸之为宁朔将军、寻阳太守,率军据虎槛”。《舆地纪胜》 卷18太平州: 虎槛洲 “在繁昌县东五十里。宋沈攸之、

  • 冷丘县

    西晋置,属建宁郡。治所在今云南富源县南。南朝宋废。

  • 交川县

    北周天和中置,属龙涸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南。《寰宇记》卷81交川县:“以其地通胡越道路,东西相交以名县。”隋属汶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属松州。天宝元年(742)属交川郡。乾元元年(758)复属

  • 淡河

    一名奇尔归图河。即今新疆和静县东北及和硕县境之清水河。《新唐书·地理志》 西州: 自州西南 “经新城馆,渡淡河,至焉耆镇城”。

  • 福阜山

    在今山东莱阳市东六十里,与海阳县联界。元于钦 《齐乘》 卷1: 莱阳县 “又有仓山、林寺、福阜三山。林寺、福阜淘金之地”。《方舆纪要》卷36莱阳县 “五龙山” 条下: 福阜山,“宋、元时尝置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