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灶镇

三灶镇

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三灶镇。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三灶镇在“邑西北十二里。向呼为周家庙,以先有庙而后成市也”。


(1)在上海市南汇区中部。面积21.5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三灶,人口1500。因地处下沙盐场第三灶,故名。1947年为三灶乡,195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5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有化工、塑料等厂。南六公路经此。有上海野生动物园和中华民族大观园。(2)在江苏省阜宁县北部。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陈庄,人口2000。镇以境内较大的聚落三灶集得名。1948年为三灶区,1957年撤区设丰墩、九灶乡,1958年两乡合置三灶洪流公社。1959年改名三灶公社,1983年改乡,2000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甘薯、玉米等。有机械、建材、电子、服装等厂。204国道经此。(3)在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西南三灶岛上,东、南濒南海,西为鸡啼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三灶,人口2万。镇以驻地名。三灶街建于清同治年间,初名雅墩埠。以其处三灶岛,改今名。1959年建三灶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置镇。属丘陵性海岛。三灶岛经围垦现已成陆连岛,岛内西北部和中部有平原。产稻、甘蔗、花生、水果和牡蛎、鲈、虾等水产。有化工、木材加工等厂。有明代铳城遗址。建有千人坟、万人坟及纪念碑。有草堂、天然游岩洞、三灶岛乐园、莲塘湾水库等游览点。通班车、班船。


猜你喜欢

  • 麻濛水

    在今广东阳西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1阳江县: 麻濛水在 “县西三十里。出罗琴山,流经县西南四十里丰头港入海”。

  • 塘阳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南晋州。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境。八年 (625) 废。

  • 廉村

    在今福建福安市西南十五里。唐时村人薛令之为官清廉,得御赐村名。《清一统志·福宁府》:薛令之宅“在福安县西南十五里。《志胜》: 唐肃宗念令之旧德,表所居为廉村,水为廉溪,山为廉岭,以旌之。宋朱松有 《题

  • 蓝关

    在今广东龙川县东南,距五华县西北岐岭不远。唐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指此。清嘉庆 《龙川县志》 载: “通衢界龙川、长乐之间,潮、嘉晋省之要道,有与秦

  • 唐公沟

    在今山东高唐县东门外。《方舆纪要》 卷34高唐州: 唐公沟 “成化中,屡有水患。知州唐桢因东北地下,浚沟注之,水患遂息,因名”。

  • 玉龙关

    ①在今云南永平县西南二十五里花桥。《清一统志·永昌府》:玉龙关“下有花桥河。控扼险隘之处也。即古花桥关”。②又名下关、龙尾关。在今云南大理市。《清史稿·白文选传》:顺治十六年(1659),清兵下云南,

  • 仓前山

    即盐仓山。今福建福州市南台岛上仓前山。昔岛上设有盐仓,故名。

  • 青岚山

    在今甘肃定西县东。峰峦陡峻,纤回难上。驿道经其上,曲折上下约四五十里。其顶名清凉山。《方舆纪要》 卷59巩昌府安定县: 青岚峪 “在县东三十里。山多岚气”。

  • 马场垣遗址

    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南,北濒湟水。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三万多平方米。遗址四周断崖上暴露的文化层堆积和窖穴遗迹十分丰富,包含有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

  • 风流岭

    在今四川理县东南。《清一统志·杂谷厅》:风流岭“在厅东南。旧有风流部蛮居其下。《元统志》:威州北至后番对如界大风流五十里,西北至后番界小风流一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