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泉县

三泉县

①北魏正始中置,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以界内三泉山为名。后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为南安州治。八年(625)属利州。天宝元年(742)属兴元府,移治今陕西宁强县西北阳平关。北宋升为大安军。南宋绍兴三年(1133)徙治今宁强县北大安镇。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

②隋义宁二年(618)置,属弘化郡。治所即今甘肃庆阳县西桐川乡(党崾岘)。《元和志》卷3同川县:“分宁州之彭原县西南十五里三泉故城置三泉县”,因名。唐武德三年(620)改名同川县。

③唐贞观五年(631)置,属羁縻雅州。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东南境。后废。


古县名。(1)北魏正始中置,治今四川省广元市东山嘉陵江畔。“以界内三泉山为名”(《太平寰宇记》)。后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天宝元年(742年)移治今陕西省宁强县西北阳平关镇。属梁州,兴元后属兴元府。北宋乾德三年(965年,一作五年)直属京师。至道二年(996年)于县置大安军,次年军废,仍直属京师。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复于县置大安军。元初为大安州治,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县入州。(2)隋义宁二年(618年)析彭原县置,治今甘肃省庆城县西桐川。属弘化郡。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同川县。


猜你喜欢

  • 桐源街

    又作同源墟。即今江西临川市西北四十里桐源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2: 临川县西有桐源墟。

  • 铁岐山

    在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北。《魏书·太祖纪》: 登国六年 (391),拓跋珪 “大破直力鞮军于铁岐山南”。即此。

  • 奢延川

    一名大延川。即今甘肃宁县东湘乐川。《方舆纪要》 卷57宁州: 奢延川在 “州东百里。一名大延川。自横岭流至襄乐故城,又西流至城南,合九龙川”。

  • 溪弹州

    唐永徽元年 (650) 置,属燕然都护府。其地在今蒙古国西南戈壁阿尔泰省东南一带。总章二年 (699) 属安北都护府。后废。唐羁縻州。两唐书《地理志》作嵠弹州。永徽元年(650年)以薛延陀部落置,属达

  • 石窟溪

    源出福建武平县西北。南流经广东蕉岭县西,又南经梅州市东三十里,南入梅江。

  • 金门山

    在今河南洛宁县南。《后汉书·陈俊传》:建武二年 (26),“大司马吴汉承制拜俊为强弩大将军,别击金门、白马贼于河内,皆破之”。李贤注:“金门、白马并山名。” 《水经·洛水注》: “洛水右会金门溪水,水

  • 细阳县

    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太和县东南。一说在今阜阳市北。《汉书·地理志》 汝南郡细阳县: 唐颜师古曰: “居细水之阳,故曰细阳。细水本出新郪。” 西晋废。古县名。本战国钜阳邑,后讹为细阳,西汉置县

  • 定西岭

    ①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南,凤仪镇南四十里。《明一统志》 卷86大理府: 定西岭 “在赵州 (今凤仪镇) 南四十里。高千余仞,设关其上”。《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 《云南通志》: “本名昆弥山。明初西平侯沐

  • 沙渠县

    三国吴置,属建平郡。治所即今湖北恩施市。北周为施州及清江郡治。隋开皇五年(585)改为清江县。古县名。三国吴置,治今湖北省恩施市。属建平郡。晋不改。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名清江县。

  • 无忧城

    即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七十里薛城镇。《旧唐书·地理志》 维州:“(吐蕃)赞普更欲图蜀川,累急攻维州,不下,乃以妇人嫁维州门者。二十年中生二子。及蕃兵攻城,二子内应,城遂陷。吐蕃得之,号无忧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