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河
在今山东武城县西。《方舆纪要》卷34武城县:一字河“在县西。《河防志》:黄河旧经县境。金明昌五年,河犯武城堤,泛及金山。明年,凿新河,修石岸十四里有奇以塞之。元时河自河南原武县决而东南,此河遂绝。金山或云在县东北”。
在今山东武城县西。《方舆纪要》卷34武城县:一字河“在县西。《河防志》:黄河旧经县境。金明昌五年,河犯武城堤,泛及金山。明年,凿新河,修石岸十四里有奇以塞之。元时河自河南原武县决而东南,此河遂绝。金山或云在县东北”。
北宋置,属仙游县。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南三十五里潭边。明设潭边市巡司于此。
清代对所属黑龙江流域、外兴安岭以南,东至库页岛的部分鄂伦春人及其他蓄养驯鹿部落的称呼。清杨宾 《柳边纪略》 卷3: “使鹿部大约在使犬诸部之外。按 《实录》: 崇德元年五月,阿赖达尔汉追毛安部下逃人,
北宋建隆元年 (960) 改殷城县置,属光州。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至道三年 (997) 废入固始县。明成化十一年 (1475) 复置,移治今商城县。清雍正二年 (1724) 属光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
又称十万山。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部。《明史·地理志》 上思州:“南有十万山,上思水出焉。”《清史稿·地理志》 防城县:“十万大山在西北。”《明史·广西土司传》:洪武二年(1369),丘广等讨左江上思州黄
即今安徽无为县东南二十八里泥汊镇。明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又称泥汊口。即今安徽省无为县东南泥汊镇。为滨江要地,明、清置巡检司于此。
即栈道。《水经·沔水注》 引诸葛亮 《与兄瑾书》 云: “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 古时亦称複道。《
①明置,属巴州。在今四川巴中市西南石城乡。《方舆纪要》卷68巴州:“石城旧堡,在州东南七十里。”②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石城镇。《清一统志·奉天府二》:“石城堡在凤凰城北六十里。”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石鼓渡。《清一统志·广信府》“江浒山镇”条下:又“(贵溪县金沙埠)西十里曰石鼓……俱为水陆要冲, 今皆有兵戍守”。
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63肃州卫 “威远城” 条下: “卫北又有胭脂城,盖西夏时所置。” 清梁份 《秦边纪略》 卷4亦称: “胭脂堡,西夏所置胭脂城也。”
在今四川巫溪县北双溪乡西宝源山下。《舆地纪胜》卷181大宁监:白鹿“故老相传云:宝山咸泉,其地初属袁氏。一日出猎,见白鹿往来于上下,猎者逐之,鹿入洞不复见,因酌泉知味,意白鹿者,山灵发祥以示人也”。《